
梁小雷:嘆往昔之錯期重建之時
2016-03-24 17:09:08
來源:tradewinds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太平洋造船集團(SSG)創始人梁小雷表示,這些船廠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如今他只關心它們能否存活下來。至于重組之后他還能保留多少股權,這已經不甚重要。
梁小雷向《貿易風》坦言,太平洋造船集團會發生如此嚴重的現金流危機,從而跌出中國最成功的私營船廠之列,責任都在他個人;蛟S是創業家本性的緣故,梁總是依賴于自己的金融資源及銀行界關系,不太考慮諸如經由貿易公司這樣的融資途徑。
但如今,他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他的這種創業人士常有的,不愿依賴于旁人的獨立精神,使得銀行政策一旦保守起來并導致工程融資迅速干涸之時,企業立馬就支撐不住。令人嘆惋的是,現在貿易公司反倒紛紛介入并收獲股份。
盡管如此,梁小雷依然堅信,船廠未來的重建還得依靠自己。
“我知道自己的價值。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我可以糾正這一切,或者說,我可以讓船廠實現軟著陸,”他說。“我最終剩下多少股份,已經不甚重要。對于我來說,這三家船廠就像是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活下來,并且有一個好的未來。這是創業人的本性,就算自己拿不到好處,也會繼續鞠躬盡瘁。”
本月早些時候,梁小雷接替江強成為太平洋造船的首席執行官,并牽頭重組工作。與之前離任的首席運營官欒曉明一樣,江強仍會繼續擔任董事會成員。
“由于形勢變得太過復雜,而且一些股東只愿和我打交道,所以江強選擇了辭職。我沒有選擇。我不可以辭職,”梁說。
梁小雷已經關閉了設在上海的船舶設計公司。如今他主要往返于集團旗下的兩個造船基地:揚州大洋造船和寧波浙江造船,以安撫那些沒有收到薪資或者賬款的工人及供應商,并與融資銀行方面、當地政府以及潛在的投資人進行磋商。
他上周短暫回到位于上海的家中,并抽出時間和《貿易風》詳談了太平洋所處的危機現狀及其發生根源,以及集團的未來走向。
目前,太平洋正處于一家船廠可能面臨的典型困境,即手頭訂單簿豐厚,卻沒有錢把這些船通通造出來。
“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挺過這段艱難時期,”梁表示。
對于標準數據庫羅列的訂單簿資料,梁小雷證實大部分都很正確,其中“至少”包含大洋在建的21艘ultramax型船及6艘卡薩姆型船;浙江承建的18艘錨拖處理船及4艘平臺供應船;以及數目較小的其它一些船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