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馬里海盜新動向
2017-05-18 07:47:58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索馬里當地時間3月13日14時30分,伴隨著阿聯酋公司經營的“阿里斯13”號小型油船被劫持,沉寂了5年之久的索馬里海盜再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當然,近一個月內發生的20余起海盜襲擊、劫持船員、暴力盜竊等事件,與業內評估索馬里將再次比肩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菲律賓、亞丁灣海域等暴力海盜和武裝搶劫頻發的熱點區域也預示著“改邪歸正”的索馬里海盜又“回來了”。
當然,對于業界而言,此時更需明晰這樣一個問題:近期索馬里海盜的瘋狂作案究竟是短時間內的饑不擇食還是意味著該地區的海盜襲擊將再度回到五年前的常態化?這一問題關乎船東們今后的頗多抉擇。不知讀者們是否還記得2015年12月航運業將索馬里附近“高風險區域”(High Risk Area)縮小了范圍,甚至從海圖上移除了“高風險區域”警戒線一事。盡管BMP4反復強調,該區域高危海盜襲擊的危險性仍然存在,但出于成本考慮,部分船東還是逐步取消船舶航經索馬里、亞丁灣的安保強化措施,甚至取消了武裝保安和船舶加速通過該區域的計劃。
那么,如今的形勢下,此類船東是否該考慮重新啟動長期的安保計劃?對此問題,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近期索馬里海盜的作案動向。今年3月13日,“阿里斯13”號小型油船被海盜劫持。幾日后,索馬里海域再次發生一起海盜劫持事件,一艘載有11名印度船員的印度商船被劫持。4月22日,液貨船“COSTINA”報告稱在印度洋索馬里東岸附近水域遭遇海盜攻擊,其中5名海盜駕駛快艇在此次劫持未遂案件中追擊了該液貨船。表面上,死灰復燃后的索馬里海盜并未針對某一特定種類船舶進行攻擊,似乎顯得“章法凌亂”,但實則不然。“噸位小”成為了近期受索馬里海盜攻擊船舶的共性。以最近受到攻擊的液貨船“COSTINA”號為例,其長82米,寬10米,載重噸為7075噸。如此不遺余力地用“開胃菜”練手,不免讓人猜測其在磨練并等待著未來的一道道“主菜”。所以綜上所述,建議船東考慮重新啟動長期的安保計劃。
此外,未來幾個月內裝載哪類貨物的船舶較易受索馬里海盜的攻擊也值得關注。在此,記者綜合當地局勢嘗試進行分析。今年2月8日,屢被推遲的索馬里總統選舉終于決出結果。經過兩輪投票,索馬里前過渡政府總理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穆罕默德當選新一任總統。有輿論認為,確定憲法、建立有效的國家安全部隊等應為此時索馬里面臨的緊急問題,但其實如何解決旱災導致的饑荒才是重中之重。受干旱和饑荒影響,目前索國內約300萬人面臨饑荒威脅。從該地海盜近期劫持的船舶目標來看,目標也偏向于劫持載有食品與原油等受災地區所急需物資的船舶。
年初,國際海事局海盜活動報告中心對外發布了《2016年全球海盜活動報告》,其中,一項統計格外顯眼。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海域發生的船員遭綁架事件逆勢激增達到了近10年來最高值。不僅如此,尼日利亞Brass沿海水域同一天內發生兩起海盜襲船事件等,也恰恰影射出了近兩年海盜大軍的集結與再度猖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