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擬首次全面開放保稅船供市場
2017-07-21 08:04:28
來源:安迅思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本周三,商務部官方網站公布《原油成品油流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首次在類似文件中正式公開明確提出“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經營”資質問題,這意味著中國保稅船供市場可能逐步由封閉轉向全面開放。
文件中主要從國內船供業務經驗、雙底雙殼駁船(兩條大于1000噸)、控股保稅倉儲(不小于1萬立方米)、港口運營許可或備案,以及進出口經營資格或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等方面設置了申請保稅船供經營資質的門檻。
文件中描述的資質申請流程為,首先向所在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會同當地財政、港口、海事和海關部門審查后,將初審意見及申報材料上報商務部。商務部根據上報材料,經征求國務院財政、交通運輸和海關部門意見后,聯合上報國務院審批。予以批準的,由商務部頒發經營資格證書。
由于文件尚在征求意見當中,盡管理論上的政策已明細,但未來實際操作落地的過程仍有待觀察。
今年三月末,國務院批準新一批七大自貿區,其中浙江自由貿易實驗區以基于舟山自由貿易港區,探索以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貿易和配置自由化為使命。就在6月初,浙江已經先行先試,挑選了四家有實力的企業發放首批自貿區內保稅船供業務經營牌照。這四家公司分別為,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舟山浙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華信集團旗下的華信國際(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中油泰富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以及舟山和潤集團旗下的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自貿區還在甄選第二批保稅船供企業。
目前,中國境內的保稅船供業務實施特許經營,僅有中國船舶燃料油有限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中石化長江燃料有限公司、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分公司、深圳光匯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擁有全國沿海范圍的經營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