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線可清除附著在船體上的海洋生物
2017-09-06 08:25:51
來源:沃燊海事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海洋附著生物也稱海洋污損生物,是生長在船底和海中的一切設施表面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通稱,這些生物一般是有害的,其危害作用稱為生物污損(又稱生物污底)。
生物污損的危害:增加船舶航行的阻力、堵塞管道、加速金屬腐蝕、損壞海洋儀器、影響水產養殖業的產量和質時、影響海上石油平臺的安全性、導致海洋病蟲害的傳播與擴散。
危害船舶的海生物,其實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海洋生物有藤壺、軟體生物及海蠣;這兩種可能是造成船舶生物污底的主要因素。在熱帶、亞熱帶海水溫度比較高的港口區域,如果船舶停泊時間超過兩個星期,將會造成海生物污染。當然這里還有別的環境因素影響,比如季節性帶來的水溫及水流影響,錨地水深,船殼油漆涂層好壞等也均會影響污染的嚴重程度。船舶部位不同,船殼海生物附著滋生程度不同;由于船舶不同位置的水動力性差異,特別容易受到海生物污染的部位是海底閥箱、螺旋槳等。
船舶生物污底(又稱生物污損)一直是因擾著船東的一大問題。因其會降低船舶航速,增加燃料消耗,腐蝕結構表面,影響船舶、鉆井平臺等設施的性能與使用壽命。因此各個船舶公司一直在努力研制減少防止船舶生物污底的辦法。
2015年,由美國海軍研發,富士膠片公司制造的不含任何化學物質和有毒物質“Smart Surfaces Duplex”硅樹脂污損釋放涂料。該涂料能在船體上形成一個光滑表面,防止水生生物附著,減少阻力,減少維護和燃油成本,提升航速。
同年,美國PPG防護及船舶涂料公司推出新系列高性能商船防污涂料“Sigma Sailadvance”,采用了可控表面活性聚合物(CSP),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船舶,各種航速及環境,不過最適用于慢速航行。
此外還有涂層制造商Hempel也推出一款新型防污涂料——“Hempasil X3+”防污涂料,這一新型涂層具備平滑特性、低表面能特性,具有獨特的污損釋放性能,可最大程度地減少蛋白質與細菌粘附,確保船體長時間保持清潔。該新型涂層可實現最佳燃料節省及投資利潤率。
2016年,阿克蘇諾貝爾(AkzoNobel)集團推出一款最新殺生防污涂料“Intercept 8500 LPP”以提供持續、可預測的防污控制性能,有效期可持續最長9個月,即便是在生物污損風險極其高的航線。
以上都是為了減少船舶的船體受海洋生物附著而研制的涂料。其可促使船舶提升航速,減少性能損耗,延長使用壽命。
此外,船舶生物污底除了會影響船舶的性能與壽命外,已有研究表明生物污垢也是入侵水生物種轉移的一個重要媒介。進入各國水域船舶的生物污垢可使入侵水生物種定居,其可能會對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生命,經濟與文化活動和水生環境造成威脅。
如在今年,深海工業公司的研究就表明,帶來生物入侵更加嚴重的方式并不是壓載水的排放,而是船舶的生物污損。
因此,防止船舶生物污底是阻止外來水生物種入侵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減少燃料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有效方式。
由此可見,船舶生物污底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需要研制出使海洋生物無法附著船舶的船體的辦法。
最近,來自荷蘭飛利浦研究所和澳大利亞國防科技集團的研究人員們正在研究一種利用紫外線(UV)以防治船體生物污底的系統。他們們正在試用一種應用于暴露在水下表面的紫外線發光層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稱,他們的概念可以解決現有涂層技術的常見缺點,這些技術不完全有效,或者像TBT一樣具有負面的環境影響。防污劑提供對沉降生物具有驅除或毒性作用,或者可以很容易將沉降生物從移動的船舶上去除的表面物質。然而,根據這一定義,依賴于移動船舶的解決方案對于長時間靜止的船舶來說,效果不大。
眾所周知,紫外線可以傷害或殺死許多物種,目前正被應用于一些壓載水處理系統及陸基應用,如水殺菌。
研究人員在一種類似于薄涂層的結構中使用了短波長紫外線發光二極管(UV LED),這種結構具有使光線均勻地發散出來的特性。一個典型的壓載水處理系統可能會使用數十千瓦的電力,而在該系統在試驗中僅使用毫瓦來處理表面。該系統也可以安裝在彎曲的表面上,因此通過適用于諸如海底閥箱之類的區域,其可以提供一個解決生態區生物污底的方案。
目前,一些原型機正在世界各地的多個地點進行長期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