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仲發布中國海事仲裁年度報告
2017-12-15 08:36:15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海事仲裁年度報告(2016)》指出,去年,中國海事仲裁業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支撐。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并支持仲裁事業發展,積極加強法院與仲裁機構的對接,大力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支持仲裁制度改革,促進了仲裁事業發展。
2016年,海事仲裁進一步網絡化!秷蟾妗贩Q,作為國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海事仲裁機構,海仲委在已設立分會和辦事處的基礎上,掛牌成立海仲委華南分會(海仲委廣東自貿區仲裁中心)、上海自貿區仲裁中心、天津自貿區仲裁中心、海仲委舟山辦事處,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為業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并積極為推動自貿區建設提供特色仲裁服務。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海運船隊運力規模已超過1億載重噸,遠洋船舶保有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三,其中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船舶總運力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中國的造船產業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2015年、2016年,造船訂單量連續兩年居世界首位。中國在國際上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造船大國。
《報告》指出,中國海事司法與仲裁界正在致力于“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國際海事仲裁中心”建設。在“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國際海事仲裁中心的大環境、大背景、大戰略下,中國海事仲裁事業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同時,雖然中國在海商法制建設、仲裁規則、人才儲備等方面初步完成了與國際接軌,但是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由于國際航運發展歷史所形成的慣例等因素,中國是世界海運大國卻不是海運強國。目前,倫敦、新加坡是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海事糾紛解決中心。
為此,《報告》建議,我國仲裁機構應當繼續推動本土海事仲裁品牌建設,積極參與行業規則的制定,提高中國航運業整體話語權。同時,推動我國仲裁立法的修改與完善,加強海事仲裁的司法協助與監督;強化國家海事仲裁的理論研究、人才隊伍培養與仲裁文化建設;不斷完善規則與實踐,跟蹤業界熱點問題,宣傳推廣中國海事仲裁;組織國內海事仲裁專家和律師參加國際海事仲裁員大會,提高海仲委的國際化進程;充分發揮中國海事仲裁在國際海事爭議中的重要作用,以緊貼市場、運行高效、服務優良為主旨,為將中國建設成為國際海事仲裁中心作出貢獻,加快實現我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