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重工2艘新造LNG船“漏氣”返修
由于圍護系統“漏氣”結冰,三星重工兩艘新建造17.4萬立方米LNG船已經返回船廠維修。這一事故為韓國船企今年狂接LNG船訂單的風光埋下了陰影。
2艘新造LNG船首航“漏氣”結冰
據韓媒消息,這2艘174000立方米LNG船“SK Serenity”號和“SK Spica”號由韓國航運公司SK Shipping長期租賃,配備了韓國自主研發的KC-1 LNG貨物圍護系統。“SK Serenity”號和“SK Spica”號是首批配備KC-1系統的全尺寸LNG船,均于今年交付。
這一系統由韓國三大船企和韓國天然氣公社(KOGAS)旗下KC LNG Tech共同開發,也是繼GTT后第二個實現商用化的圍護艙系統,為韓國船企提供一種來自韓國國內的替代選擇。
據悉,“SK Serenity”號在美國裝載了兩批LNG,但是在運輸過程中圍護系統出現結冰現象;KC LNG Tech已經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評估,并查出船舶儲罐下部角落的絕緣系統中存在一個非常小的裂縫。
目前給出的修理方案是在裂縫中注入玻璃棉,該工藝需要進入液貨艙,預計不需要腳手架。
據悉,“SK Serenity”號的維修方案已經基本達成一致,可能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完成。另外一艘LNG船“SK Spica”號雖然已經抵達美國準備裝載LNG,但目前尚未承運貨物。
消息人士稱,三星重工、SK Shipping和KC LNG Tech已經分別就這些船舶對彼此采取了法律行動。
據國際船舶網消息,早在今年6月,這兩艘船就被曝因為圍護系統問題無法運輸LNG。船舶運營商SK海運表示,該船于今年3月交付,在航運過程中出現圍護系統結冰現象,KOGAS原計劃4月使用該船從美國進口LNG,最終只能以其他船舶代替。
據悉,這2艘LNG船目前正?吭谌侵毓ぞ逎瑥S,并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自主研制LNG圍護系統將大幅提升競爭力
采用KC-1維護系統的LNG船效果圖
韓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NG船建造國,今年更是接獲了40多艘大型LNG船訂單,幾乎壟斷了LNG船市場,但最關鍵配套設備LNG圍護系統的建造一直使用GTT公司的專利技術。因此,韓國多年來一直致力開展LNG圍護系統的國產化。
KC-1最初由KOGAS開發,并應用在其陸上LNG儲罐,之后由KC LNG Tech開發用于船舶應用。KOGAS是KC LNG Tech的主要股東,韓國三大船企也持有KC LNG Tech的股份。KC-1圍護系統研制出來后一直受到市場冷遇,商業化應用并不順利。最終,KOGAS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與三星重工敲定在2艘17.4萬立方米LNG船上首次采用KC-1圍護系統。KC-1圍護系統是韓國歷時10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圍護系統,打破了法國GTT公司在這個行業的壟斷,此次發生問題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KOGAS技術商業化團隊總經理Kisoo Kim表示,在KC-1的設計上,KC LNG Tech“沒有任何隱瞞”。
對于此次安裝于“SK Spica”號的KC-1圍護系統出現結冰問題,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此前曾經表示,出現結冰問題有可能是圍護系統屏蔽層泄漏滲冷,或是因沒有完全干燥導致圍護系統中的間隙有水汽。“最可能是絕緣層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或者是首次應用的安裝工藝還不完備,不太可能是原理、設計等方面的根本性問題,畢竟KC-1圍護系統在研制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工程化的試驗。”胡可一表示,KC-1圍護系統雖然在陸上應用十分成功,但船用的環境與陸上相比要嚴酷得多,因此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目前,LNG船貨物圍護系統分為C型艙、GTT薄膜型和B型艙(MOSS球罐型和SPB菱形艙)三種。目前在建的大型LNG船中,由于MOSS成本較高,薄膜型LNG船占絕大多數。而NO96、MK-Ⅲ和CS-1薄膜型LNG船圍護系統的專利一直被GTT公司把持。NO96和MK-Ⅲ兩種薄膜型LNG船圍護系統目前幾乎壟斷了在建LNG船市場。
胡可一表示,KC-1圍護系統成功避開GTT公司專利并在實船上得到應用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也是韓國業界多年來殫精竭慮全力投入的結果。如果此次能夠通過局部維修解決問題,使LNG船恢復正常運營,并在后續船型建造中對KC-1圍護系統進行有效改進優化,將大幅提升韓國在LNG船建造市場上的技術競爭力和價格競爭力;如果問題難以解決,恐怕將大大打擊韓國在LNG船領域的創新積極性,阻滯韓國LNG船設備的國產化進程。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目前,三星重工還在為大韓海運建造2艘配備KC-1系統的7500立方米LNG供氣船,其中第一艘在9月早些時候開工建造。KC LNG Tech表示將從2艘全尺寸LNG船圍護系統建造過程中汲取的經驗教訓將應用在2艘較小的LNG供氣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