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山完成首票國際船舶設備保稅維修區港直供業務
2018-03-10 09:47:00
來源:浦東時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國際航行船舶保養實現“零等待”
全球維修產業,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工業4.0時代的戰略性產業,全球維修正在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日前,注冊在洋山保稅港區內的曼恩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為?坑趨卿羾H郵輪港的國際郵輪“處女星號”提供船舶設備保稅維修服務,涉及柴油機空氣冷卻器2個,貨值1萬歐元。此舉也標志著上海自貿區率先在國內開展國際船舶設備保稅維修跨港業務試點。
維修設備、服務直供
發展國際船舶服務產業,提升國際航運服務能級,是上海自貿區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4年多來,上海自貿區各項改革創新措施全面推開,區域功能進一步完善,為船舶服務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以此次率先完成試點業務的曼恩供應鏈為例,該企業于2013年入駐洋山保稅港區,開展船用柴油機、增壓器及船用自動控制設備等高等級專業保稅維修服務,實現大型集裝箱干線船“一站式快速維修”,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并帶動了一批海內外船東客戶選擇上海的備件及技術服務,促進了上海船舶零配件生產制造業和船舶修造服務業發展。
據介紹,隨著上海自貿區完成首票國際船舶設備保稅維修區港直供業務,今后區內企業可為靠泊在上海關區各港口的國際航行船舶提供維修設備直達、服務直供的保稅維修服務,滿足了國際航行船舶對快速響應、零等待的維修養護需求,以此進一步提升上海港航運服務能級。
期待分享“大蛋糕”
船舶后期服務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從船舶營運費用的分配情況來看,主機備件、輔機備件、其他設備備件以及維修的總體費用占船舶營運費用的33%。
不斷優化的全球維修檢驗監管制度,以及不斷創新的監管模式,解決了市場需求與傳統監管要求、準入條件之間的障礙,讓上海自貿區維修產業發展的優勢逐漸凸顯。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外船用發動機制造維修前三強企業——曼恩供應鏈、中國船舶、中船重工均已齊聚洋山保稅港區,區內船舶保稅維修業務快速增長,區域性國際船舶服務功能集聚區正在加快形成。
上海自貿區保稅區管理局方面表示,接下來,保稅區管理局將配合海關完善試點操作流程,推動曼恩供應鏈擴大試點業務規模,并及時總結完善推廣至中船重工、中國船舶等已落戶洋山保稅港區正積極籌備啟動業務運作的重點船舶維修企業,同時積極推動保稅船用物料倉庫在洋山保稅港區盡快落地,努力為國際航運服務產業發展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