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和無人機在墨西哥灣大顯身手
在英國石油公司(BP)位于美國墨西哥灣的大型Thunder Horse石油平臺上,一個名為“Maggie”的犬類尺寸大小的機器人,使用磁道沿著連接巨型石油設施和海底的管道在爬行,從事檢查工作。
據悉,在此之前,這種危險的檢查工作都是由薪酬極高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采用繩索在平臺上作業。
海上能源行業已經開始轉向使用機器人和無人機在一些全球惡劣工作環境里工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通常,無人機用來檢查浮式平臺上方的設備,機器人則用來在水下爬行,測試海底設備的微觀金屬裂紋。遠程遙控的微型潛水艇也可以取代傳統的潛水員作業。
像BP和挪威國油這樣的石油生產企業,都在競相打造未來的油田,紛紛采用智能裝置代替人工作業,以降低成本,保護生命,減少人工錯誤。挪威國油美國分公司海上業務高級副總裁Carri Lockhart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智能裝置的出現,將改變油氣領域的業務方式,同時又推動力自動化設備設施的發展。”
名為“Maggie”的機器人屬于磁道爬行者的裝置類型,能在水面以上和水面下的鉆井、平臺和管線上移動,攜帶了超聲波測試裝置和高清攝像機,單次作業需花費大約6萬美元。
作為美國墨西哥灣最大的運營商,BP于2017年在其Thunder Horse平臺部署使用了“Maggie”機器人,未來幾年該公司所有墨西哥灣的平臺都將部署使用類似的爬行者。
BP的“Deepwater Horizon”號鉆井平臺于2010年在墨西哥灣發生爆炸,造成11人死亡,成為全球重大事故,彰顯海上作業的危險性。BP希望使用機器人能避免個人在不安全的環境下作業。
與通過繩索進入作業現場的技術人員相比,無人機和爬行者做相同的檢查作業僅需大約前者的一半時間,減少了危險作業人員,同時也無需暫停機械設備作業時間(人力檢查時必須關閉設備)。此外,無人機還可以對燃燒設備進行檢查,這些設備在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過程中會燃燒危險氣體,而且同樣不需要停機。
據Fluor公司能源維護部門業務發展經理Iain Gault介紹,人工檢查時,設備的停機時間往往需要5-20天。使用無人機或爬行者之后,需要介入的人力大大減少,效率大幅提高。但他補充說,這項技術可能是一項“硬銷售”,因為前期成本很高,預計爬行者的每天租賃費用在600-1000美元之間,而且還不包括操作人員的成本。雇用無人機的技術人員更是昂貴,因為他們需要飛行員執照。
因此,一些為海上設備提供檢驗專家的公司表示,他們并不擔心會因為機器人和這些小玩意而失去業務。“這不會對我們的工作構成威脅,但會帶來改變,我們必須順應這種趨勢。比如大數據將幫助我們優化檢查過程。”
無人機和爬行者可能將成為一塊墊腳石。挪威國油正在關注一種無人遠程操作的生產概念。Noble Drilling和美國通用電氣在2018年也開展了合作,將使用完全數字化的鉆井船,為今后的無人自動鉆井船隊鋪平道路。“我們有技術,只是涉及如何讓這些項目被執行的問題。雖然我們還沒有無人操作的深海平臺,但它遲早會到來。” 挪威國油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