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配備兩臺AIS背后的懸疑
2018-09-27 08:39:41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可以連續自動地向其他船舶或岸臺發射和接收船舶的識別信息。隨著船載設備的技術更新,AIS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體現,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海上航路管理、船舶識別、監視和通信功能以外,一直以來成為海事安全監管的重要途徑。
然而,“你有穿墻術,我有向天梯”,一些不法船舶為逃避監管,在AIS設備上面做足了手腳,可謂花樣百出、層出不窮,如關閉AIS設備、篡改AIS靜態數據(船名、呼號、IMO號碼、9位海上移動識別碼)、違法套牌等等不一而足。為打擊此類逃避監管的現象,上海海事局著手“AIS智能檢定儀”的研發工作,該設備可以直接接收船載AIS設備信號,解析并通過智能手機顯示船載AIS各類信息(如船名、MMSI編碼、發射頻率等),通過該設備可以快速判斷AIS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AIS設備與證書不匹配、靜態信息輸入不準確等違法行為。筆者有幸參加了樣機測試工作,并籍此發現了同一艘船舶出現了兩個AIS信號的現象,特此分享如下:
2018年8月7日,洋山港海事局執法人員對?吭谳爡^碼頭的一艘總噸為1196的國內航行船舶開展檢查。檢查中,通過“AIS智能檢定儀”發現該船同時發出了A級AIS和B級AIS兩種信號,根據《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11》要求,該船只需配備一臺A級船載AIS,同時出現兩個不同級別的AIS信號引起了執法人員高度重視。在接下來的詳細檢查中,海事執法人員認真查看了該船配備的A級AIS設備、AIS設備的產品證書、型式認可證書、船舶檢驗證書等,對可能發出AIS信號的設備進行逐一排查,最終鎖定元兇是船上配備的一臺某型號的電子海圖系統。對該船而言,電子海圖系統并非法規強制要求,船舶安裝該系統是為了輔助航行的需要。產品銘牌也顯示了該電子海圖系統內置了一臺B級AIS,為電子海圖/AIS/GPS一體機(以下簡稱“一體機”),B級AIS信號就是這臺機器里發出來的,執法人員通過關閉“一體機”后,B級AIS信號消失也驗證了這一個推斷。
由此,真相終于浮出水面:該船同時配備的A級AIS設備和內置B級AIS的“一體機”同時對外發射了AIS信號。針對這一情況,海事執法人員要求船方立即糾正。同時,對發現的A級AIS設備型號與船舶檢驗證書不符的情況,要求船舶向船舶檢驗機構申請修改更正。
當前在沿海航行中小型船舶中,安裝電子海圖等助導航系統的現象較為普遍,《國內航線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11》雖然未對3000總噸以下中小型其他船舶提出船載電子海圖系統(ECS)強制配備要求,但是隨著航?萍及l展、電子海圖的普及以及船舶駕駛員對電子海圖的依賴,此類船舶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配備一臺電子海圖系統。出于船舶營運成本的控制,部分船東會選購適合內河船或500總噸以下沿海航行船舶配備的“一體機”系統甚至非標準船舶電子海圖系統,而非符合交通部海事局《國內航行船舶船載電子海圖系統(ECS)功能、性能和測試要求(暫行)》的A級船載電子海圖系統(ECS)或者IMOMSC.232(82)決議要求的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私自加裝未經船檢認可的助導航系統本身對船舶航行安全就有一定的風險,而裝有內置B級AIS模塊的“一體機”的船舶同時發射兩個AIS信號會對海上航路管理、船舶識別、遠程監視和避碰帶來一定干擾;更有不法分子通過更改未固化升級的“一體機”中AIS相關數據套牌、隱匿、偽裝逃避海事部門遠程監管,更會對海上交通安全帶來較為嚴重的威脅。
針對國內航行船舶,原先的船舶簽證取消改為當前的船舶報告制后,船載AIS對海事部門強化船舶事中事后監管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海事部門始終保持嚴厲打擊AIS違規違法行為高壓態勢,通過開展AIS專項整治檢查、加強與船舶檢驗機構信息互通、借助“AIS智能檢定儀”等科技產品輔助手段,規范船舶對AIS的使用。對于船公司、船舶、船員而言,要高度重視船載AIS設備的配備、使用和維護,確保合法合規使用AIS,避免海事檢查中因AIS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引起行政處罰、責任船員記分或船舶滯留而影響船期等情況出現。本文案例中反應出私自加裝未經船檢認可的助導航系統的問題,也希望引起航運界同仁的關注和重視。 作者:宗小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