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羅地亞:有望與中船重工開展造船合作
在中船重工再次派代表團訪問克羅地亞考察當地造船業之后,克羅地亞經濟部長Darko Horvat近日表示,克羅地亞有望與中國合作伙伴展開造船合作。
據克羅地亞媒體報道,由14名專業工程師組成的中船重工代表團在5月20日參觀了薩格勒布Brodarski研究所,在5月21日參觀了已經破產的克羅地亞最大造船集團Uljanik旗下里耶卡3. Maj船廠。5月21日晚,中船重工代表團與Darko Horvat舉行了會談。
會談結束后,Horvat向當地媒體透露,在參觀完畢后,中船重工代表團將向集團的管理部門提交一份報告,目前克羅地亞政府還不確定中船重工的管理層將會做出何種決定。不過,Horvat相信,無論決定為何,中方將很快向克羅地亞告知結果。
Horvat表示,中船重工代表團在5月21日參觀了Brodarski研究所的全部14個實驗室,目前有很好的跡象表明在一些具體項目中可能進行合作。他認為,中方已經準備好與Brodarski研究所成立合資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Brodarski研究所成立于1948年,原本屬于前南斯拉夫,是克羅地亞軍用和民用船舶的主要設計單位,也是世界上領先的艦艇設計與開發機構。Brodarski研究所曾設計并開發了導彈護衛艦、巡洋艦,登陸艇、巡邏艇等。
另一方面,在談及已經破產的克羅地亞最大船廠Uljanik時,Horvat承認,與中船重工代表團的會談主要集中在中國造船和里耶卡造船,即3. Maj船廠。他表示,中船重工代表團很滿意3. Maj船廠部分船塢已經升級改造,這提供了合作的可能性。不過,這些潛在合作的任何發展都沒有嚴格的截止時間。
此外,Horvat也明確表示,克羅地亞政府并不期待中方會成為一個戰略合作伙伴并幫助Uljanik集團旗下船廠償還過去的債務。
據了解,Uljanik集團是克羅地亞最大的造船集團,由克羅地亞政府持有其中25%股份,集團旗下擁有Uljanik船廠和3.Maj船廠。其中,Uljanik船廠成立于1856年,是克羅地亞最大的船廠,3.Maj船廠同樣也是歐洲知名的百年船廠,始建于1892年。Uljanik船廠建造的船型包括散貨船、油船、汽車運輸船、牲畜運輸船、挖泥船、客滾船等為主。
本月早些時候,Uljanik船廠的破產程序已經在5月13日啟動。5月17日,Uljanik集團自身的破產程序也已經啟動。不過,當地法官表示,Uljanik集團的破產并不會影響與中船重工可能的合作,在破產程序期間這種合作可以持續。
4月28日至5月1日,由董事長胡問鳴親自率領的中船重工代表團訪問克羅地亞,并參觀了Uljanik船廠和3. Maj船廠。這是為落實李克強總理前不久訪問克羅地亞成果的后續行動之一?肆_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會見了胡問鳴董事長,并與代表團舉行了長時間會談。
當時,克羅地亞媒體報道稱,中船重工代表團在4月30日與Uljanik集團管理和監事會成員進行了4小時的會談,對Uljanik的技術和其建造的特殊用途船舶表示了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