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衛士壓載水
首頁 > 新聞 > 船舷內外 > 正文

突破技術封鎖堅持自主創新——昆侖潤滑的科技自立之路

2019-12-17 15:46:37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再次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禁止所有美國企業購買華為設備,又禁止華為從美國企業那里購買技術或配件。華為表示不懼,早已“未雨綢繆”,并立刻啟動了“備胎計劃”,任正非先生更是表示:對華為影響不大,華為的主要業務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華為的底氣何來?來自華為所擁有的核心芯片制造技術及強大的研發實力。華為全產業鏈從軟件,到硬件,在技術上都實現了自主研發,所以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華為并沒有一蹶不振,反而絕地求生,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存力量。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貿易戰中,華為因為自主技術而得以絕地求生,而那些核心技術全部依賴進口的企業則幾乎面臨著滅頂之災。這再一次給中國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鐘:科技自主是中國制造的唯一出路,這是涉及企業生存乃至國家經濟安全的關鍵。

回顧70年歷史,科技圍堵和封鎖是西方國家對華遏制的慣用手段。在70年爭取民族富強的偉大進程中,中國一次次突破西方技術封鎖、堅持自主創新,走科技自立的崛起之路。

在這個偉大進程中,潤滑界還有一個“華為”,從未缺席新中國每一個重大進步,一直伴隨著新中國制造業的成長,堅持自主創新,走科技自立之路,持續為新中國的成長提供動力。它就是昆侖潤滑。

突破技術封鎖堅持自主創新——昆侖潤滑的科技自立之路

生而破勢,突破技術封鎖

昆侖潤滑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國家隊”的責任。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潤滑油技術一片空白,國外對潤滑油技術全面封鎖,連軍用裝備都使用進口潤滑油,國家亟需改變這個狀況。1950年,在眾多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國的第一滴潤滑油在中國石油玉門油田誕生,標志著中國潤滑油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中國潤滑油產業正式起步。

自此,昆侖潤滑開始了自主研發、科技自立之路,始終致力于潤滑油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工業化應用,以軍工品質潤滑國之重器、守護國計民生。1959年,成為國慶10周年閱兵指定用油;1968年,伴隨著中國第一輛紅旗小轎車駛進中南海;2004年,助力“雪龍號”南極科考,科考隊冠名為“中國南極冰蓋昆侖科學考察隊”;2009年,全面潤滑大亞灣核電站;2011年,為“遼寧號”首艘國產航母提供全船配套用油;2016年,實現了風電齒輪油首次在兆瓦級別的風電機組上成功應用,打破國外品牌壟斷局面;2017年,為國內首列“復興號”高鐵動車組供油;2019年,成為北京2022冬奧會官方潤滑油……昆侖潤滑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一次次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填補國內空白的奮斗史,也成為中國企業堅持自主創新、走科技自立之路的典范。

堅持自主創新,在孤獨中奮進

自主研發的道路注定孤獨而艱難。潤滑油要達到降溫、抗磨、省油的要求,就需要改變它的分子結構,靠添加劑改變其性質達到相關的要求。以占潤滑油家族10%左右的齒輪油為例,作為潤滑油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龍頭產品,是中國潤滑油研發人員的攻關重點。國外公司嚴防死守、嚴格保密,只賣復合劑、復合包。“如果把齒輪油添加劑比喻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基礎油就相當于蔬菜,各個單劑相當于調味品。每種菜肴需要各種調味品按照不同比例、分不同時段、按照不同火候加工后才成為一道美味。這其中的種種火候如果沒有師傅手把手教,只靠自己琢磨是不行的。”昆侖潤滑的糜莉萍介紹,以匡奕九為代表的昆侖潤滑齒輪油添加劑的第一批科研人員就是從單劑開始合成做起。

突破技術封鎖堅持自主創新——昆侖潤滑的科技自立之路

從1986年國家把齒輪油添加劑的研發列入“七五”科技攻關項目開始,昆侖潤滑整個團隊從成千上萬個單劑開始做起,在枯寂和不斷的失敗中逐漸縮小了添加劑的合成范圍。2010年1月11日,在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昆侖潤滑首席科學家伏喜勝代表中國石油蘭州研發中心研發團隊,捧走了“齒輪油極壓抗磨添加劑、復合劑制備技術與工業化應用”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證書。

從開始立項到研發成功,四代人幾十年干了一件事。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漫長過程。

“聰明人”或許選擇一條更容易的路——直接購買添加劑技術,略去漫長的研發工作,迅速推出產品。這樣做,無疑是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別人手上。

靠著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靠著努力提升自主技術的篤定,秉承以民族大業為己任的精神,昆侖潤滑人一代代傳承下來,走在自主創新這條孤獨而又輝煌的科技自立之路上。

2000年左右,國外潤滑油添加劑公司大批涌入國內市場,并以低價格策略,兜售其添加劑產品,國內有些“聰明”的潤滑油企業放棄了自主研發,開始采用國外的添加劑技術。

在船舶潤滑油領域更是國外品牌當道。20世紀八十年代,在國內船舶潤滑油還未正式投入市場,國內船舶的主、輔機油品,全部都為國外品牌所占據。絕對的壟斷導致國內市場船用油價格走高,甚至一度出現過約4萬元/噸的“天價”。不僅在價格上占據絕對的話語權,在供應上,國外油品對國內船舶航運也有著絕對的“生殺大權”。

供應商具備關鍵的核心技術,是保障客戶安全用油的重要因素。在2005年左右,由于當時船用油添加劑主要供應商雪佛龍添加劑生產廠著火,潤滑油供應出現暫時的短缺,中遠(合并前名稱)集團一度被迫接受國外供應商“斷供”潤滑油的局面。

在以昆侖潤滑為代表的一批國內潤滑油企業自主研發的船舶潤滑油產品上市供應之后,國外船舶潤滑油價格集體跳水,直接實行了“腰斬”。

昆侖潤滑堅持自主技術,一直秉承著“服務國內航運企業,保障安全用油”的理念,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奮進。

昆侖潤滑在船用油產品開發上更多地承擔了“國家隊”的角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位于獨山子的的中石油研究院,就著手開始船舶用油的產品研發工作。昆侖潤滑率先在國內成立了擁有最強研發實力的船用油研究所,從最基本的添加劑、基礎油研發開始,注重原創性,并堅持自主性,分別開發了低速機的氣缸油、系統油的復合添加劑技術;同時創新性的開發了BOB復合添加劑技術,從技術跟隨者的角色,一舉成為技術引領者。為滿足國家環保要求,昆侖船用油研發并儲備了一批如“機油增強劑”、“通用型船用油添加劑”等關鍵技術,為配合國內一帶一路及2025戰略進行了關鍵技術研發。為確保油品品質安全,昆侖潤滑不惜重金從芬蘭引進了一臺原裝瓦錫蘭中速機,投入進行船用油產品的研發工作;同時原機引進了一臺曼恩低速機,并建設起了與該發動機配套的冷卻系統、滑油系統、進排氣系統、燃油系統等關鍵附屬系統。

承載著國人的船舶用油的希望與夢想,一路走來,中石油昆侖潤滑船用油分別完成了主機用油、輔機用油及配套用油的開發工作,并逐步完善了海洋鉆井平臺用油、疏浚工程船用油、等高端海洋裝備配套用油。

堅守底線,為中國航運保駕護航

堅守著自主技術的底線和過硬的技術實力,使昆侖船用油成為中國海軍用油的首選。昆侖船用油先后為052D、055D等大型驅逐艦提供了全艦配套用油,同時為16號艦、第二條航母進行了全艦配套。2011年, 昆侖潤滑油為“國之重器”遼寧號國產航母供油。昆侖潤滑用自己的軍工品質,保障國防安全用油,服務國防事業,服務中國船舶運輸業,承擔著屬于自己的社會及民族責任。

隨著IMO2020限硫令時限臨近,船舶使用的燃料油硫含量由之前的高硫迅速轉變為低硫,這一轉變讓船用潤滑油市場未來幾年將面臨的新挑戰,包括法規,如降低海洋燃料硫含量、強制使用環境可接受的產品、設備設計持續發展以及在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要求降低成本。

作為國內船舶潤滑油的“一哥”,昆侖潤滑很早之前就做好了應對方案,就船東所關注的一系列問題,都給出了詳盡的、每一步都可落到實地的操作方案。昆侖潤滑全面的服務方案、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和高效的技術服務團隊,得以迅速派技術人員上門給客戶提供用油指導,為客戶船舶安全用油保駕護航。

甫一進入2019年,昆侖潤滑的技術一線人員就開始奔波于各船舶之間,截止今年12月份,已累計為客戶提供上船服務達200余次,分析氣缸殘油樣品近16000余個。詳盡的數據積累和船舶應用案例,為客戶正確選擇潤滑油,提供了全面的應對方案。這一切,便是昆侖潤滑作為船舶潤滑油國家隊的責任與擔當。

與昆侖潤滑堅持自主技術相反,國內一些船舶潤滑油供應廠家,選擇走上了“聰明人”的道路——以類似“購買芯片”的方式發展船舶潤滑油:購買添加劑,購買產品認證,核心技術全部依賴于國外添加劑公司的“輸入”,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擁有了一些新船客戶。一旦面臨新的挑戰或危機,這些“聰明”的做法,將把企業帶入絕地,給各自的客戶帶來風險,使客戶船舶安全航行會受到極大影響。

“我寧愿靠自己的力量,來打開自己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而垂青”,昆侖正是抱著這樣的決心,堅持走科技自主之路,多年發展下來,從一個拓荒者,成為一個行業的引領者。

我國經濟目前正面臨復雜的形式,有新的機遇和挑戰,也面臨著難以預知的風險。對航運企業而言,選擇有核心技術、有研發能力的潤滑油供應商,將可有效保證其船舶的安全航行,并為其企業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越來越多的國內航運企業,都已意識到國產潤滑油核心技術的重要性,認識到船用潤滑油供應商擁有自主技術,將為其安全用油提供最基本保障,并可以確保其在復雜經濟環境下船舶用油的正常供應。如中遠海運集團、招商輪船等公司開始同中石油昆侖潤滑聯合,在船舶技術,供應服務、航行安全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合力對抗風險,抓住新時代的新機遇,謀求共同發展。

多少次首開先河,打破技術封鎖;多少次應時而為,始終堅持自己的步調和理念,堅持技術創新,昆侖潤滑繼續走科技自立之路,在新時代新機遇下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后勁與實力,以軍工品質為中國的航運企業、為中國制造保駕護航。

 

為你推薦

最新調查:全球13%商船仍未接入互聯網

最新調查:全球13%商船仍未接入互聯網

根據英國船舶檢驗公司Idwal 的最新調查,全球商船隊中仍有高達 13% 的船舶未接入互聯網。...
2024-04-22 19:29:44

最新集裝箱港口排名出爐!前十中國獨占六席!

最新集裝箱港口排名出爐!前十中國獨占六席!

日前,根據Alphaliner全球前30大集裝箱港口最新數據,上海港領先最接近的競爭對手1000萬TEU。 在過去的14年里,上海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2023年吞吐量超過4910萬TEU繼續領跑,新加坡和寧波舟山港緊隨其后。...
2024-04-22 16:59:25

船舶海工行業5項入選!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發布

船舶海工行業5項入選!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發布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正式發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簡稱清單),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
2024-04-22 13:57:49

WSC正面“硬剛”美國FMC!

WSC正面“硬剛”美國FMC!

航運界網消息,世界航運理事會(WSC)4月18日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責令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糾正將于5月底生效的關于“滯期費和滯箱費”(Demurrage and Detention,簡稱D&D)最終規則中的內部沖突。...
2024-04-21 20:37:03

上海臨港新片區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簽約

上海臨港新片區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簽約

近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有限公司在瓦爾帕萊索市(Valparaíso)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在大宗礦產資源、特色農產品貿易等領域合作,開發和實施數字航運解決方案...
2024-04-19 17:46:27

中國造船唱主角!歐洲首個甲醇箱船支線網絡即將投入運營

中國造船唱主角!歐洲首個甲醇箱船支線網絡即將投入運營

新加坡支線班輪公司X-Press Feeders與6座歐洲港口(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塔林港、赫爾辛基港、哈米納科特卡港、里加港和萊佩達港)上月簽署綠色航運走廊諒解備忘錄...
2024-04-18 20:15:01

中國造船業“破壞公平競爭”?美國發起301調查

中國造船業“破壞公平競爭”?美國發起301調查

據商務部消息,美國時間4月17日,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發起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4-04-18 09:51:32

中東局勢升級,航運業系緊安全帶

中東局勢升級,航運業系緊安全帶

航運業高管在Capital Link論壇表示,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風險和最近的MSC船只被扣押事件已經造成緊張氣氛 迄今為止,地緣政治沖突有助于帶來航運收入。但是,可能的局面失控以及美中關系的進一步脫鉤,也許會改變這種局面...
2024-04-17 19:10:49

船廠期盼已久!三部門發文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船廠期盼已久!三部門發文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4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簡稱通知)。...
2024-04-17 16:56:58

俄烏黑海航運協議進展:一度接近達成但烏克蘭最終選擇退出

俄烏黑海航運協議進展:一度接近達成但烏克蘭最終選擇退出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黑海糧食協議中斷逾9個月之際,俄羅斯和烏克蘭此前就新的黑海航運協議進行了兩個月的談判,并且已經擬定了一份文本,但烏克蘭在最后一刻選擇了退出。...
2024-04-16 20:39:26

企業樣本更多 >>

江蘇揚子江船業樣本2023中文
江蘇揚子江船業樣本2023英文
漢盛海裝HANSUN-PURESTREAM壓載水系統-C&E手冊2022
漢盛海裝企業樣本2022
中船動力鎮江有限公司樣本2022
BSKY壓載水管理系統 無錫藍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大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 全系列船用泵
脫硫脫硝用噴嘴噴槍選型手冊-霧的池內
代斯米泵業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中文樣本 DESMI CompactClean壓載水管理系統
josun 船用空調產品系列
揚帆集團
Sperre斯貝利壓縮機樣本
中船動力有限公司 柴油機 發動機 發電機組 脫硫
匯舸集團-煙氣洗滌產品中文樣本
康士廉電子產品(上海)有限公司,consilium,vdrF2
<!–左箭頭–>
<!–右箭頭–>
船配商城
硫排放
壓載水處理系統產品選型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選型
    關閉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欧美videos肥婆另类,欧美先锋四级电影,欧美色精品91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