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座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成功試養
中國第一座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澎湖號"近日成功試養出首批高品質海魚并成功上市供給市場。
“澎湖號”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是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在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支持下,聯合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共同建造的首臺工程示范樣機。由法國船級社(BV)提供入級服務。
“澎湖號”由惠爾海工設計,該半潛式深水養殖平臺的主尺寸為28米寬,66米長,高16米,工作吃水11.3米,可提供1萬立方養殖水體,具備20余人居住空間,300立方倉儲空間,120kW海洋能供電能力。半潛式養殖平臺劃可分為四個功能區,養殖區、綠色能源區、管理服務區和智能生產區。裝配自動投餌設備、傷殘死魚收集設備、養殖平臺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風浪流等環境監控系統、大數據服務系統和通迅系統。該平臺能夠實現漁業生長過程中全程智能化監控、風險預警,建立水產品生長數據庫,實現高品質的信息服務。
據介紹,為解決我國傳統養殖網箱抗風浪能力差、能源供給困難、無法搭載現代化養殖設備等問題,廣州能源所基于數十年海洋波浪能開發及實海況運行經驗,成功研發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該平臺將半潛式波浪能發電、深水養殖、養殖工船等多項技術有機集成,形成了由綠色能源支持的新型深遠海養殖旅游平臺。目前廣州能源所已獲得該技術中國、歐盟、日本發明專利授權,“澎湖號”圖紙獲得法國船級社認證。在自然資源部、廣東省和珠海市的支持下,廣州能源所聯合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完成首臺樣機建造,后期將開展實海況應用示范。
去年6月,招商工業集團及下屬深圳重工、蛇口友聯船廠分別與廣州能源所簽訂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新型號半潛式波浪能發電、養殖、旅游綜合平臺聯合開發及應用推廣合作協議》、《“澎湖號”交付確認書》;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公司與廣州能源所簽訂了《半潛式波浪能發電、養殖、旅游綜合平臺應用推廣合作協議》。
半潛式波浪能養殖網箱“澎湖號”的成功交付,標志著該新型深遠海養殖網箱平臺技術已從關鍵技術研究進入實海況裝備應用示范階段。后續,廣州能源所將聯合招商工業等相關單位,深入開展該技術的工程化、系列化、規;邪l工作,努力培育深遠海養殖裝備新興產業,助力我國海洋經濟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