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三進船業轉向脫硫裝置和壓載水系統改裝市場
隨著手持訂單即將全部完成交付,威海三進船業將目光轉向了業務繁忙的脫硫裝置和壓載水系統改裝市場。
根據威海三進船業發布的一次性公示,該公司將進行船舶及海洋工程改造項目,擬建項目位于現有廠區內,利用現有的車間、塢道等進行本次項目的生產。擬建項目主要進行船舶的脫硫塔安裝、壓載水系統安裝、船型改造及船舶日常維修保養等,項目建成后年業務量約100條船。
據了解,威海三進船業是一家集新造船和修船于一體的船舶修造企業,擁有一座10萬噸級船塢并配有一臺450噸龍門吊,一座10萬噸級浮船塢,兩個10萬噸級船臺配有兩臺240噸塔吊,舾裝碼頭總長超過1800米并全部開放。
威海三進船業于2000年11月注冊成立,原本是韓國獨資企業,是國內唯一一家具備整船制造資質的外資企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威海三進船業陷入低谷,最終在2014年9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重整之后,威海三進船業在2016年1月復產,并調整了定位,改變以往以散貨船為主的單一訂單模式,轉而以化學品船、油船等多樣式訂單模式尋求發展。至今,威海三進船業已經交付了50艘新船,其中大多數是為歐洲船東建造,包括42艘散貨船、2艘大件運輸船、3艘油化船、1艘汽車運輸船、1艘集裝箱船和1艘浮船塢。
不過,威海三進船業依然難以擺脫訂單枯竭的困境?死松臄祿@示,威海三井船業上一次接獲新船訂單還是在2017年12月,當時新加坡公司Ocean Tankers在威海三進船業訂造了2艘油化船。其中,第一艘“Ocean Buri”號已經在今年1月交付,另一艘“Ocean Chub”號計劃在4月交付,這也是目前威海三進船業手持訂單中僅剩的在建新船。
在缺乏新船訂單的情況下,2018年7月,威海三進船業開始從事船舶維修及改建業務。同時,在建造中小型船舶的同時,威海三進船業還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積極拓展脫硫裝置和壓載水處理系統改裝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