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迪預測集運業今年有望盈利90億美元
2020-06-24 08:37:21
來源:信德海事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去程和回程運價正逐步靠近。Moody's或將改變對集運業評級,集運業今年有望盈利90億美元!
歐亞回程運價創三年新高
由于航運公司對運力的嚴格控制(創紀錄!全球524艘,11.3%的集裝箱船舶停航、閑置 ),歐亞東向航線的運價已經被推高至近3年來未見的水平,亞歐航線的去程和回程運價正在趨同。
根據航運咨詢機構德魯里提供的世界集裝箱指數(WCI)顯示,從鹿特丹到上海的運價在過去一周上漲了10%,至每FEU 1,221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16%。歐亞航線回程運價上一次處于這一水平是在2017年10月。另一邊,WCI數據顯示,從上海到鹿特丹的去程運價上周下跌3%至1,650美元,但仍較上年同期上漲13%。
航運咨詢機構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Lars Jensen近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目前回程運價與去程運價的比率已經達到了74%,遠高于過去8年53%的平均水平。
Jensen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2017年的時候,該比率在75%左右基本維持了大約六個月。”“此外,在2015/16年,我們也看到了該比率超過100%的峰值,但當時這些比率的峰值是由去程運價的疲軟推動的,而不是回程運價的強勁所導致的。”
行業自律見成效
如信德海事網此前系列報道《第二個“韓進海運”不會輕易出現 》,已經吸取此前教訓,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期間,已經具備高度行業自律性的航運公司對運力進行了嚴格管理,取消了大量亞歐航線航次,以應對歐洲經濟停滯導致的需求驟降。
德魯里海事金融研究公司的經理Nilesh Tiwary說,航運公司已經意識到,要想在這樣一個需求嚴重受損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他們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保護自己的現金流。
根據Sea-Intelligence 周報介紹,受新冠疫情的直接影響,為了平衡運力和運量的下降,各航運公司取消了4月至8月間94條亞歐航線的預定航次計劃。而海洋聯盟 Ocean Alliance還尚未宣布其第三季度空班計劃。
由于削減了如此多的運力,航運公司的“集體意識行動”得以避免了運價的崩盤。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顯示,亞歐海運現貨運價上周上漲了1.3%,至每標箱886美元,為連續第18周上漲。
不僅如此,6月15日,一些航運公司還上調了亞歐亞歐航線的均一費率(FAK) ,7月1日將有新一輪的東西向費率上調。CMA CGM甚至將在7月1日對亞歐航線征收每標箱200美元的旺季附加費。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董事總經理兼歐洲運輸股票研究主管尼爾•格林(Neil Glynn)表示,航運公司正開始看到幾年前上一輪整合的成果。“過去幾個季度,航運業費了很大功夫才走到這一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行業行為已經發生了改變。”“目前航運公司一直專注于更高質量的收入,你可以通過一系列戰略看到這一點,比如CMA CGM收購CEVA,以及Maersk更注重端到端轉型成為綜合集裝箱物流公司。”
Glynn表示,可以將集裝箱航運業與其他運輸行業也可以進行類比,比如空運、全球快遞行業和北美鐵路行業。他表示:“這些行業的一個簡單共同點是,少數企業控制著市場,根據需求和回報做出供應決定,最終結果是產能和定價受到相當嚴格的約束。”
惡劣環境下的出色業績令Moody's 刮目相看
此前,由于受疫情的影響,評級機構Moody's非常不看好今年集運市場市場的未來發展,其曾將航運業展望下調至“負面”,并認為今年干散貨和集運市場或將面臨運力過剩的艱難局面,下一個“韓進時刻”或將出現。
隨后該機構還同樣將Maersk 和 Hapag-Lloyd 的評級下調至負面,并曾打算進一步下調CMA CGM評級。
而近日,這家信用評級機構表示,馬士基、赫伯羅特和達飛輪船等集裝箱航運公司對其船隊的管理和運營方式,令其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在新冠疫情下對集運業相當悲觀的看法。
該機構分析師Daniel Harlid目前并未明確表示對集裝箱航運業評級和前景是否會改變,但他承認,該行業的整體前景已經改善。
“此前,我們對(集運業)第一季度的基本預測相當糟糕。但目前我對該行業的表現感到驚訝。”
2020,集運業有望逆勢盈利90億美元
如信德海事網上周在《集運市場最糟糕時刻或已經過去!》一文中所介紹,上周馬士基發布通函表示,鑒于集運市場的運量好于預期,馬士基將提高了其2020年第二季度的收益預期。
馬士基在通函中表示,第二季度市場需求的發展比最初預期的要好,目前預計馬士基的運量將下降15%到18%,而在此前該公司發布的一季度財報中其最初的預測是下降20%到25%。
該公司還表示,預計二季度未計入重組和整合成本的Ebitda將略高于2020年前三個月15億美元的水平。
但奉行CONSTANT CARE為公司理念的一向謹慎的馬士基同時也表示,考慮到下半年需求復蘇的不確定性,且經濟仍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馬士基表示,仍然不對全年的盈利狀況做出預期。
此前,達飛輪船和赫伯羅特也對收回了了全年盈利預期。
雖然謹慎的航運公司不愿意對仍可能產生極大不確定性的未來做出預測,但是航運咨詢機構Sea-Intelligence卻在最新的報告中大膽的預測今年集裝箱航運業最多將有望整體盈利90億美元。
該機構表示,雖然疫情對貨量的影響巨大,但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航運公司不僅保持了運價水平,而且還大幅提高了運價(如上文所述)——盡管運量很低,但好在燃油價格也同時出現了直線下降。
“如果航運公司能夠繼續保持這種自律,保持住運價的增長,2020年整個集運業有望盈利90億美元,但如果航運公司在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陷入價格戰那么集運業今年將面臨著多達70億美元的損失,但集運業在今年上半年所表現出來的自律來看,我們更傾向于看到更好結果的產生。”
可謂是,一念之差!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