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公司如何避免用錯船舶新技術?
2020-06-23 20:38:18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公司采用新的船舶技術,通常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技術有助于提高船舶操控的安全性、節省資金或者減輕船長和大副的操作。然而,近日丹麥奧胡斯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船上應用的新技術往往很難滿足這些要求。新技術通常會造成很大的干擾,在船員實際操作船舶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研究人員調查了8艘船舶,采訪了47位航運業人士。他們親自登船體驗長、中、短航線,觀察新技術在船上的真實應用情況,并向船上工作人員詢問新技術的利弊。研究報告總結稱,航運業的新技術和數字化工具經常被用錯,或者增加船員工作的壓力,更有甚者,還可能引發事故,危害船舶安全。丹麥奧胡斯大學副教授兼首席研究員同時也是該研究報告的作者Jakob Krause-Jensen表示:“船上應用的新技術并不一定能發揮出開發商和航運公司預期的作用。”
遇到問題無人可求助
駕駛臺上的船員對于新技術的應用極為重要。據報告顯示,他們很容易因為新技術而焦慮不安,這些技術往往不適合日常工作。舉個具體的例子,船舶航行期間駕駛臺上的船員需要監視許多屏幕,但是這些屏幕并不總是配備有調光器,因此會干擾夜視。
還有一個問題,新技術應用到船上后,往往沒有人再進一步跟進,多余的設備也沒人來拆除。有可能船舶配備了某種新技術卻根本不使用,或者使用不當,至少是沒有以最佳方式使用。
另外,船員是否了解新技術的內部運作,是否知道出現錯誤應如何校正并進行調整,這些問題通常都沒有保障。普通公司經常會有技術顧問上門,但很明顯這一點在船上很難實現。有時候什么事也沒有,有時候新技術被用作了其他用途,可能會危害船舶安全。
AIS系統引發安全問題
這就涉及到了AIS技術,該技術原本是為了識別船舶而研發出來的,但實際上經常被用作雷達。研究指出:“在我們參觀的幾艘船上,AIS主要用來代替雷達標繪其他船只,例如用于防碰撞,因為AIS與ECDIS在同一屏幕上,因此AIS信息更容易調用。雷達更多是被用來驗證AIS信息。但在極端情況下,這樣做會導致嚴重的沉船事故,例如在2018年,一艘渡輪撞到了一艘漁船,因為后者沒有安裝AIS,因此在雷達上沒有顯示。”
此外,AIS還有一個缺點是信號不一定精確,因為在大型船舶上,信號可能有多達三四百米的變化區間,具體取決于信號是位于船首還是船尾。
在研究涉及的其中一艘船上,船長直接要求船員完全不使用AIS信號進行防撞,僅使用雷達。但研究報告指出:“后一條命令只是一個例外。”
項目協調員Bettina Skårup表示:“我們的總體印象是船上的技術應用進展相對順利,許多人對新技術感到滿意。但是在數字化過程中出現了新的挑戰。”“很多技術在研發時并沒有與每天跟船舶打交道的海員進行密切合作。一方面是沒有這樣做的歷史傳統,另一方面是技術開發人員相對而言難以上船。此外,每艘船舶、每個駕駛臺都各不相同,很難開發出一款通用的技術,” 她補充道。
推薦做法
對于船舶新技術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報告給出了以下建議:
✦ 不可低估技術需求
要調查用戶對技術的需求,確保技術安裝后能以最佳方式運作。
✦ 新技術必須適合日常工作
新技術往往面臨著來自已安裝和即將安裝的技術的激烈競爭,開發商和航運公司需要特別注意如何將新技術與船上現有的日常操作相融合。
✦ 改善技術開發商和船舶之間的溝通
航運公司應該想辦法,使開發商更容易和船舶直接進行溝通,不能總是通過航運公司在岸上進行溝通。
✦ 持續提升數字化技能
航運公司和教育機構應當提升船員的IT技能,因為新程序通常需要一定水平的數字化能力,很多船員并不具備這些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