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LNG船首次完成2月北海航線通行順利返航
在破冰船護送下,俄羅斯能源巨頭Novatek的破冰型LNG船“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沿北海航線(NSR)順利返回俄羅斯,首次在2月完成北海航線通航。
“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是一艘172600立方米Arc7破冰型LNG船,由俄羅斯航運公司Sovcomflot所有,租賃給Novatek,負責為Novatek的北極Yamal LNG項目運輸LNG貨物。今年1月5日,這艘LNG船從從亞馬爾半島的薩貝塔出發,沿北海航線東段航行,在11天內穿過楚科奇海,于1月16日抵達作為歐亞大陸最東端的杰日尼奧夫角,進入了白令海峽。這是史上首次在1月份完成的北海航線東段航行。
1月27日,在江蘇卸下LNG貨物后,“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開始返程。該船于2月7日進入北海航行東端的杰日尼奧夫角,與破冰船“50 Let Pobedy”號(建于2007年)相遇,由“50 Let Pobedy”號護送沿北海航線返回薩貝塔,在2月19日抵達。
據了解,北海航線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間的海上捷徑,西起摩爾曼斯克或阿爾漢格爾斯克,經北冰洋南部的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至太平洋白令海西北岸的普羅維杰尼亞。通常而言,北海航線東段通航從每年5月下旬開始,到同年12月結束。
Novatek及其航運合作伙伴使用15艘專業的Arc7破冰型LNG船運輸LNG,在一定的冰況條件下,這些破冰型LNG船可以獨立航行,但在嚴冬海冰最厚的時候仍然需要破冰船護航。出于這一原因,Novatek迄今只在夏季和秋季向亞洲出口LNG,最早在5月,最晚在12月。
今年1月,隨著近年來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加上北亞LNG現貨價格飆漲,Novatek決定抓住時機提早啟動北海航線東段航行,在1月初沿北海航線向中國發出了無破冰船護航的兩批試航貨物,即1月5日出發的“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和1月6日出發的“Nikolay Yevgenov”號。
Sovcomflot總裁兼首席執行官Igor Tonkovidov表示:“此次‘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的航行顯著擴大了俄羅斯北極東部地區的通航窗口期,證明了在整個北海航線上全年安全航行是可能的……從2023年到2025年,該公司計劃接收18艘新一代破冰型LNG船,為Arctic LNG 2項目服務。”
據了解,Novatek目前正在為其北極Arctic LNG 2項目建造總計21艘破冰型LNG船。其中15艘由俄羅斯紅星造船廠和韓國三星重工合作建造,這批破冰型LNG船全部由Sovcomflot運營;另外6艘由韓國大宇造船建造,其中3艘由Sovcomflot所有,另外3艘由日本商船三井所有。
與Yamal LNG項目的第一代破冰型LNG船不同,新一代LNG船的寬度更窄,破冰能力更高,發動機輸出能力更強,能夠一年四季都在北海航線運營,而現有船舶能在夏季和秋季的薄冰期在北海航線東部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