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宇造船聯手曉星重工共同研發永磁電機馬達
大宇造船將以環保技術力為先導推進韓國船舶核心裝備的國產化。
5月20日,大宇造船與韓國曉星重工(HYOSUNG)簽署了共同研發國產大容量永久磁鐵型軸帶發電機馬達(SGM, Shaft Generator Motor) 的諒解備忘錄(MOU)。大宇造船專務、中央研究院院長崔東奎,曉星重工專務金永煥等出席簽約儀式。
軸發電機馬達是利用發動機軸的旋轉力來生產推進船舶所需電力的設備。隨著國際海事界環保新規的不斷強化,全球海運業界正在尋求多種方案予以應對。在此背景下,軸發電機馬達被認為是可以降低對發電機啟動的依賴度、提高燃料效率、減少二氧化碳和硫化物排放量的代表性環保新技術之一。
早在2019年,大宇造船與曉星重工就成功實現了感應式(Induction Type)軸發電機馬達的國產化,并在LNG運輸船、LPG運輸船以及VLCC上使用了該設備。不過,在需要更大規模電力容量的集裝箱船領域,韓國仍不得不依靠進口產品。
為此,雙方將利用“永久磁鐵(Permanent Magnet)”開發新技術。如果該技術開發成功,基本燃料效率將比現在提高約3%,而且設備體積相對較小,可以靈活應對船型變更帶來的變化,克服空間制約問題。
最重要的是,如果該技術開發成功,韓國就可以用純粹的國內技術力量為造船業供應永久磁鐵型軸發電機馬達。
大宇造船強調,如果成功研發出國產大容量永磁軸發電機馬達,可以同時獲得“核心設備國產化”和“增強訂單競爭力”這兩大成效。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節省從海外進口相似性能產品所需的時間和費用。屆時,韓國建造的包括集裝箱船在內的所有船型都可以使用國產軸發電機馬達。
崔東奎表示:“我們正順應碳中立的時代要求,致力于開發各種環保船舶技術。通過此次共同研究,公司將進一步提高在相關市場的技術和價格競爭力,同時通過船用核心設備的國產化,為提高訂單競爭力做出貢獻。”(王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