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發文支持海纜維修船舶“國船國造”
2021-11-16 16:34:06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正式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海纜維修船舶“國船國造”,加強海纜維修船舶配備,提升海上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根據規劃,我國將推動建造2艘我國自有海纜維修船,并建設東海、南海兩個國家級海纜保障基地。
規劃明確,到2025年,我國信息通信行業預期收入達4.3萬億元,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累計投資預期達3.7萬億元。為此,規劃提出了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拓展數字化發展空間、構建新型行業管理體系、全面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跨地域跨行業統籌協調等等五個方面26項發展重點,并通過專欄形式提出了21項工程。
規劃提出,構建通達全球的信息基礎設施,強化海陸纜建設頂層設計,優化海纜登陸站規劃布局,統籌北美、歐洲等重要方向海纜建設,暢通中西亞、東南亞、南亞和歐洲方向國際海陸纜通道;建立健全海纜保護、維修應急機制和應急保護體系,建立企業之間海纜互備共享機制,增強通信海纜應急修復和運行監測能力;以基礎電信業為主體,建設國家海纜維修中心,支持海纜維修船舶“國船國造”,加強海纜維修船舶配備,提升海上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
規劃明確,實施國際海陸纜建設及保護工程,要求加大海纜保護力度,推動建造兩艘我國自有海纜維修船,建設東海、南海兩個國家級海纜保障基地,具備同時處理六件通信海纜故障的能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纜施工和維修力量。
此外,規劃還提出,加快布局衛星通信,鼓勵衛星通信應用創新,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信息通信領域規;瘧,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應急、交通能源等領域推廣應用;優化產業園區、港口、廠礦等場景5G覆蓋,推廣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
相關新聞鏈接
今年1月,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一研究所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設計、廣西公司所屬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海底電纜綜合運維船“南電監查01”號正式交付。該船是我國首艘具備對500千伏海底電纜進行高速巡航和低速定位檢測的海纜運維船,填補了國內海纜運維檢測方面的技術空白。該船總長49.9米,型寬8.0米,型深4.3米,最大吃水2.6米,滿載排水量421噸,最大航速21節,自持能力達30個晝夜。該船配置DP 1動力定位系統和水下遙控機械人等全自動化設備,續航1000海里,可搭載多波速或側掃聲吶進行海底地形地貌檢測,可搭載ROV進行海纜檢測,能有效提升海纜應急處置和自主檢測能力,是我國最先進、配備最齊全的海纜運維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