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東用不起?船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可行但成本高昂
作為脫碳化途徑之一,船用碳捕獲與封存(CCS)正在日益獲得關注,但這可能給船東帶來極為昂貴的成本支出。
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與瑞典油船船東Stena Bulk在2020年10月共同啟動了一項針對船用CCS系統的可行性研究。最近,OGCI公布了研究報告,列出了航運業采用CCS系統來減少碳排放可能需要的成本,結論顯示CCS系統在技術上可行,但價格高昂。
研究以蘇伊士型油船為例,調查了從大型船舶主要用于推進的內燃機廢氣中捕獲碳排放的潛力。根據報告,在12年周期里穩定捕獲船舶的30%碳排放量需要花費1850萬美元,相當于捕獲每噸二氧化碳需要175美元。
研究發現,如果捕獲率為50%,船用CCS系統的資本支出總額(CAPEX)大約為2000萬歐元(約合2245.74萬美元),每年的運營支出(OPEX)約為94萬歐元(約合105.55萬美元);在捕獲率達90%的情況下,資本支出總額將上升到近3000萬歐元(約合3368.61萬美元),每年運營支出將達180萬歐元(約合202.12萬美元),基本等于在船舶的年運營支出上額外再增加25%。
OGCI表示,盡管技術上可行,但研究發現,任何形式的部署都會涉及高額的運營和資本支出。研究結果表明,船用碳捕獲可以在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2050減排目標方面發揮作用。研究結果鼓勵團隊進一步開展工作,將碳捕獲的成本與其他長期的船用二氧化碳減排技術進行比較,以驗證其假設并發現更多機遇。
今年,船用CCS系統成為業界關注焦點。10月,日本川崎汽船、三菱重工與日本船級社完成了世界上首個船用碳捕獲設備的實證測試,在煤炭運輸船“CORONA UTILITY”號上搭載的小規模碳捕獲裝置已經從該船排放的廢氣中分離和回收二氧化碳,捕獲的二氧化碳純度在99.9%以上,實現了與計劃相符的性能。
同樣在10月,挪威航運公司Solvang ASA與瓦錫蘭廢氣凈化系統部門簽署意向協議,在一艘21000立方米乙烯船“Clipper Eos”號上進行CCS系統的全面試點改造安裝,長期目標是實現深海船隊的零排放。瓦錫蘭廢氣凈化系統部門將設計一種基于脫硫裝置的CCS系統,并計劃在其位于挪威莫斯的總部完成一個1MW的陸上測試系統。陸上裝置預計將在2021年秋季完成,而試點CCS系統將于2023年安裝在“Clipper Eos”號上。
荷蘭海事技術公司Value Maritime開發的首套二氧化碳捕獲模塊和二氧化碳電池于10月安裝到Visser航運公司的1036TEU集裝箱船“Nordica”號上,這艘船將由新加坡X-Press Feeders公司運營。Value Maritime的系統可以使用從船舶廢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為二氧化碳電池進行充電。其中碳捕獲模塊將被集成至Value Maritime公司的Filtree系統,這是一種小型預制、預安裝、即插即用的氣體清潔系統。
韓國大宇造船在9月宣布,與韓國船用設備制造商Hi Air Korea合作開發出船用CCS技術并成功進行了實證試驗。迄今為止,大宇造船已完成了與CCS技術相關的20多件國內外專利申請。大宇造船希望以CCS技術的成功驗證為基礎,盡快提前實現商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