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將打造5個千億級海洋產業集群
2021-12-16 08:19:03
來源: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日前在廣州舉辦《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廣東省海洋局局長屈家樹在會上稱,“十四五”時期,廣東將重點培育一批海洋領軍企業,打造海上風電、海洋油氣化工、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旅游以及現代海洋漁業等5個千億級以上海洋產業集群。
《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近日已正式印發實施。據悉,廣東是海洋大省,海域遼闊,岸線漫長,灘涂廣布,港灣優越,島嶼眾多。其中大陸海岸線居全國首位;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3倍,居全國第二。
屈家樹介紹,廣東省圓滿完成了“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既定任務,海洋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20年,廣東省海洋生產總值1.72萬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1.6%,連續26年居全國首位。廣東省重點支持的海洋電子信息、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天然氣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務等海洋六大產業加速發展,年均增速高于廣東全省海洋經濟增速5個百分點。廣東全省建成省級以上涉海平臺約150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以及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大洋鉆探船)、南海海底科學觀測網等一批海洋領域大科學裝置加快建設。海洋領域專利授權超1700項,在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采、海工裝備制造、海洋新能源開發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連續舉辦5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成功打造“中國海洋經濟第一展”。
《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聚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推動形成陸海統籌內外聯動的海洋經濟空間布局是重點任務之一。屈家樹表示,“十四五”期間廣東將構筑陸海一體的“一核、兩極、三帶、四區”的海洋經濟空間布局。“一核”指著力提升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兩極”即以汕頭、湛江為極點加快發展東西兩翼海洋經濟;“三帶”指統籌開發海岸帶、近海海域和深遠海海域三條海洋保護開發帶;“四區”是指聚力建設海洋高端產業集聚、海洋科技創新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合作、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等四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基于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基礎以及未來海洋產業發展趨勢,“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將以打造海洋產業集群為抓手,重點推動海洋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海洋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培育壯大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天然氣水合物等7大海洋新興產業,推動海洋油氣化工、海洋船舶、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漁業等4大傳統優勢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重點培育一批海洋領軍企業,打造海上風電、海洋油氣化工、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旅游以及現代海洋漁業等5個千億級以上海洋產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