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兄弟個個身懷絕技!中遠海運特運半潛船就這么牛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屏幕一直被新入列的特運半潛船隊“二號隊長”——“新耀華”占據著,筆者所在的船上的兄弟們也在熱烈地談論著這位新晉“二哥”
8萬噸的體格,搭配高度智能化的設計特別是國產DP系統,在國內造船界絕對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飛躍。
論體格,二哥暫列世界第三,亞洲第二,僅次于2016年接入的大哥“新光華”。
論實力,畢竟這五年國內造船工業飛速發展,大概稱之為當今最先進的半潛船也是當仁不讓。
或許大家對這8萬噸和DP系統還是沒什么概念,心里還在嘀咕人家VLCC(超級油輪)、VLOC(超大型礦砂船)還二十萬、三十萬甚至四十萬噸呢。其實半潛船和VLCC、VLOC是三種不同的船型,在載重噸上不能類比!因為不同的船型有不同的用途、裝備不同的設備、實現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其實沒有太多可比性,所以比大小和先進程度,我們通常只在同類型的船舶之間進行比較。
Tips:半潛船是一種能“潛水”的運輸船,又稱“海上大力神叉車”,它可以像陸地上的叉車一樣,通過自身壓載水的調整,把甲板潛入水中,將承運貨物從指定位置上浮托舉完成裝載。這種船主要用于運輸無法分割進行吊裝的超大型裝備,如海洋工程平臺、油氣開采模塊、大型風電裝備、喪失動力的艦船等。
那二哥在半潛船家族里的地位如何?筆者還是用我們船上二副的話來說吧。
有天晚飯后,我們在船頭望著大海藍天,吹著海風,筆者問二副:“你以后想干什么?”這位1994年出生的小伙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做船長呀!全世界只有50多艘半潛船,我在這船上工作,以后(成為船長)我還站在駕駛臺上指揮,這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看著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和船頭翻滾的浪花,我似乎體會到這位小伙子的胸襟。
順著他的話,我說:“對呀,在這50多艘半潛船里,還有不少是其它船型改裝過來的,而且船齡偏大。我們是從設計到建造就是半潛船,中間沒有任何更改,安全性、適貨性更強,而且平均船齡不到10年,是全球最大、實力最強、安全記錄最好的半潛船隊!”
仍記得前幾年請廣遠公司原總經理王頌湯給團員青年講團課,王老對廣遠船隊的發展如數家珍,但最讓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兩艘早期的半潛船----“沙河口”和“紅河口”。
沙河口輪
作為新中國第一家國有遠洋運輸企業,當年許多船型都是由廣遠公司率先引進和經營的。廣遠也不負眾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當時國內外知名的綜合性遠洋運輸企業。
接過廣遠公司衣缽的中遠航運,以及如今的中遠海運特運,傳承老廣遠勇于開拓的氣質和艱苦奮斗的傳統,在特種船運輸領域持續耕耘打造全球領先的優勢,其中半潛船隊實現了從2萬噸到10萬噸的運力全覆蓋,保持著全球最好的安全經營記錄,在大型海工運輸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領跑“運輸+安裝”高端服務。
半潛船不僅有強壯的體格,而且身懷絕技,被譽為“海上叉車”,能在海上“繡花”。
說到“海上繡花”,就要用到DP系統這套東西了。DP系統全稱“動力定位系統”(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計算機軟件對采集到的周圍環境因素如水流、風速、風向、海浪等,根據位置參照系統(GPS、羅經等)進行匯總計算后,不斷控制調整船舶各個推力器動力的大小和方向,從而使船舶保持事先設定的位置。其誤差可控制在5厘米以內,是大型海工安裝神器。舉個例子,好比倒車入庫,假設車庫寬度為1.8米,車身寬度為1.7米,停車時車身與車庫兩側的距離均不能超過5厘米。特運半潛船在海上也能做到類似“泊車”操作,把船開進為海工設備量身定制的樁腿之間,保持誤差不超過5厘米,比陸地司機還牛!——要知道,這可是在風流浪涌的茫茫大海上,不比陸地地面是完全靜止的,而且貨物和半潛船的大小比起車庫和汽車更是不在一個量級上。更值得一提的是,特運每艘半潛船都配載有DP系統,都能執行這種海上工程項目,特運的半潛船就這么牛!
大哥“新光華”,是特運半潛船的旗艦,10萬噸級的國內No.1,2016年投入使用,正當年富力強,曾運輸單件重達4萬多噸的超大型海工設備,中國船廠首次為國外石油公司生產的圓筒型浮式鉆井平臺“希望六號”和重20566噸、長達242米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浮船塢等,多次亮相央視報道,被譽為“大國重器”。
“新光華”承運中國首個“總包”FPSO“希望6號”
“新光華”運輸長度達242米的“比雷埃夫斯3號”浮船塢
二哥“新耀華”,8萬噸級半潛船,剛剛投入使用,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半潛船。
“新耀華”首載運輸浮船塢順利起航
三哥,包括“祥云口”、“祥瑞口”、“祥和口”和“祥安口”四艘5萬噸級半潛船,是特運半潛船隊的主力軍,曾經創紀錄地完成了全球海工市場有史以來體積最大、重量最重、最具挑戰性的浮托安裝項目。
祥瑞口輪、祥云口輪、祥和口輪
“祥安口”裝載兩個自升式平臺
其中,“祥瑞口”2017年執行的一個海上工程平臺“運輸+安裝”項目,船舷兩側富余空間僅約3厘米。
“祥瑞口”完成22115噸的海上工程平臺的“運輸+安裝”
“老五”,其實是目前特運半潛船家族里的元老,是建造年代最早的兩艘新式半潛船——“泰安口”和“康盛口”。這兩艘2萬噸級姊妹船中的第一艘“泰安口”,曾被譽為“亞洲第一船”,特運半潛船早期江湖地位都是靠這兩位兄臺奠定的。
“泰安口”安裝Bunga Raya Orkid平臺
“康盛口”成功挑戰9500噸自升式鉆井平臺的穩性極限
筆者所在的半潛船“致遠口”,3.8萬載重噸,不用說是“老四”了。
別看“致遠口”體格不大,但運起貨來一點不含糊,兩度參與了2014年巴拿馬運河擴建船閘運輸任務,其中包括最高和最重的船閘。
運輸8件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閘門
此外還參與了兩個全球最大的LNG油氣開發項目,位于北極的亞馬爾項目和位于哈薩克斯坦的TCO項目。另外還跑過北極,別忘了,“致遠口”可是一艘冰級半潛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適航包括北極海域在內的任何航區。
執行北極圈內全球最大的LNG項目
執行全球最大油氣項目之一的TCO項目
作者:劉新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