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通公司為秘魯錢凱港項目建造小型拋石船下水
近日,四航局航通公司建造小型拋石船“如意”順利下水。
中國港灣-四航局聯營體承建的秘魯錢凱港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南美洲的重要海上樞紐,助推秘魯打造太平洋沿岸的物流集散中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4個碼頭泊位、防波堤、堆場、沙灘防護和綜合辦公區等。項目施工海域受超長周期波、強涌浪作用頻繁,極端海況下浪高超過3米。其中,總長2678米的主防波堤是項目的控制性工程,前400米處于波浪破碎帶,海況極為惡劣,推填施工難度極大。
“傳統的小型拋石船的干舷低,風急浪高時,船艙容易進水,在甲板作業的船員極易被涌浪拍打,危及人身安全。”工程部副部長彭志盛憂心忡忡,若不改變現狀則拋石任務難以如期完成,如何解決防波提拋石問題成為了當務之急。
項目技術專家在了解秘魯海岸的特殊海況后,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決定研發一條如同如意金箍棒一般任意操作的遠程遙控拋石船,即在6級海風和3米波高的海況下,運石、拋石,操作人員在岸基上完成無人船舶的航行及拋石作業等操作。在研判技術難點后,項目組建技術團隊,開始了小型拋石船研發任務。
研發團隊在勘察分析拋石船工作環境后發現,現有的船舶都不具備工作條件。面對這種情況,研發團隊提出了“遙控式”“去機艙化”的設計理念,從國內遠洋運輸具備改造條件的拋石船到秘魯,以“搭積木”的方式對船舶進行組裝,以適應工程建設需要。
經過7個月的努力,研發團隊終于設計出一款長19.8米、寬6米的可遠程遙控的裝配式小型拋石船,并為其配備了高精度的實時動態測量定位拋石管理系統,該系統能精確記錄拋石的位置和次數,減少人為多拋漏拋的失誤。研發團隊把船體分成可拆裝的3個部分,即動力艙、左浮體艙、右浮體艙。動力艙的位置也從常規的船艙移到甲板,以便左右浮體艙進行全方位密封,讓船舶變成整體防沉沒浮體結構,提高作業安全性。這樣一來,船舶不僅可以分裝進集裝箱進行海運,可拆卸的動力艙還能安裝到不同尺寸的小型船舶上,為其他船舶海上作業提供便利。
在眾人的期待中,可遙控的“如意”拋石船出現在國內試航水域,拋石船破浪前行,岸邊操作室里傳來船長吳師傅有力的回答:“1公里遙控指令正常、2公里正常……設備運轉正常!”聽到一切正常的指令,大家激動得熱淚盈眶。“第一次在岸上操作拋石船,不僅感到新奇,還感受到了“著陸”的安全感!”吳師傅贊嘆道。
如今,自主研發的遙控拋石船已經成功運抵秘魯,投入到火熱的建設中。研發團隊也乘勝追擊,研發了遙控拋石船通信中斷后自動進入安全模式的裝置,讓永不止步的創新技術為海上作業安全再助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