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關注|它真的實現了!
2022-12-08 19:15:54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總部位于法國的風力推進開發商Airseas發布了其自動“風箏”系統Seawing正在進行的跨大西洋海上試驗期間飛行的視頻片段。據了解,這些照片及視頻均為首次公布。
與此同時,該公司宣布成功完成這些試驗的關鍵初始階段,這些試驗均在一艘名為“Ville de Bordeaux”號的船上進行,該船長154米,主要在歐洲和美國之間運輸航空零件。
圖源/Airseas
據Airseas表示,海上試驗的第一階段驗證了關鍵步驟,如傘翼的折疊和展開、起飛和降落(回收)以及高空飛行。下一階段將在更廣泛的天氣條件下測試Seawing,并會對自動化系統進行進一步微調。
試驗視頻中顯示Seawing系統正在運行,在海拔200米處飛行,利用風力推動船舶前行并降低主發動機負荷。
圖源/Airseas
據介紹,該船由Louis Dreyfus Armateurs(LDA)運營,由Airbus、Airseas少數股東及客戶租用。在本次試驗中,Airseas工程師團隊在LDA的船上工作人員和Airbus的運輸與物流部門的運營支持下測試系統并收集相關數據。
圖源/Airseas
據Airseas官網介紹,Seawing是一個1000平方米的傘翼,在海拔200米以上動態飛行,旨在充分利用風力,將燃料消耗和排放減少10%至40%。Seawing以超過100公里/小時的速度沿著8子軌跡動態飛行,產生的牽引力是靜態“風箏”或帆的10倍。
圖源/Airseas
Seawing硬件由三部分組成
駕駛室設備,負責監控Seawing以及EcoRoute系統的運營。
甲板設備,使傘翼能夠自動起飛和降落(回收)。它由桅桿、手推車、絞盤和存儲空間組成。傘翼由手推車系統從倉庫中拉出,然后在桅桿頂部充氣起飛。
飛行設備,包括傘翼、飛行控制吊艙和纜線,控制傘翼的自動和最佳飛行。傘翼與吊艙相連,吊艙通過纜線連接到船舶,處理牽引力,傳輸數據并為吊艙提供電力。在飛行過程中,吊艙操縱傘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力量并確保安全。
圖源/Airseas
數字孿生技術保證100%自動化
利用航空專業知識,Airseas開發了一個先進的自動化系統,可以管理傘翼操作的各個方面,并優化船舶航行路線。Seawing和船完全在模擬模型中重現,該模型是物理系統的“數字孿生”。配備各種傳感器(GPS、風速計等),物理系統與數字模型不斷傳輸并交換數據,每300毫秒更新一次,以確保最有效地使用該系統。
我們的數字孿生技術將Seawing放在理想的飛行場景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牽引力和節省燃料。根據數字計算的場景,傘翼根據風向和速度以及船舶速度和路線調整其位置。這不僅優化了性能,還減少了發動機功耗并可實現最大程度的節省。
圖源/Airseas
Airseas表示,Seawing的目標是平均將燃料消耗和排放減少20%。它將結合航空航天和海事行業的專業知識,使用數字孿生和先進的自動化系統,以確保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安全部署、操作和存儲。該解決方案可以安裝在任何類型的商船上。
據介紹,在商船上部署Seawing被視為海事行業風力推進技術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航運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3%,幾乎沒有立即可用的解決方案來開始其脫碳之旅并減少其氣候影響。新一代風力推進系統已經迅速發展,海翼是領先的例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川崎汽船株式會社(K Line)在日本造船廠訂購了一艘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散裝船,也將配備一個Seawing自動“風箏”。據介紹該船由日本造船廠(Nihon Shipyard)設計和建造,船總長約299.99米,型寬約50米,吃水18.4米,載重量約21萬噸,采用LNG燃料代替重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