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大力資助研發綠色航運技術欲重振造船業
英國政府大力資助企業研發創新的航運減排技術,希望在重振造船業的同時,成為綠色航運的世界領導者。
據悉,英國政府承諾提供2.06億英鎊的研發資金,這筆資金將由英國交通部提供給英國航運減排辦公室(UK Shipping Office for Reducing Emissions),其目的是資助英國公司研發航運減排技術,并支持創新企業站穩腳步,能夠在中日韓主導的商業造船市場中進行全球性競爭。
2.06億英鎊的融資方案反映出英國對高利潤技術的關注,而非重新奪回數十年前已經棄守的全球領先造船國地位。英國交通部次長Robert Courts表示:“盡管船體部分很重要,但這些船舶內部的系統才是關鍵。我們正努力使英國成為綠色航運的世界領導者。”
許多英國公司已經在綠色航運技術領域嶄露頭角。舉例而言,2010年成立的清潔技術公司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已經推出專利的Silverstream空氣潤滑系統,應用在郵輪、散貨船、集裝箱船等多個船型領域,僅全球最大集運公司馬士基航運和地中海航運、以及殼牌和公主郵輪等客戶下單金額就超過1億美元。
Silverstream空氣潤滑技術的主要原理在于通過船體上的空氣釋放裝置泵送微小氣泡,減少船舶與水之間的摩擦。該系統已經被證明能節約5-10%的燃料消耗和污染排放
其他創新公司還包括位于普利茅斯樸資茅斯(Portsmouth)的Bar Technologies和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Artemis Technologies。這兩家公司都致力于將游艇比賽開發的技術應用于商業航運。
其中Bar Technologies推出了風力推進技術WindWings,并正在與美國農業綜合企業嘉吉公司(Cargill)合作,幫助該公司在年底前將其首艘大型風帆輔助推進散貨船投入運營,船上將安裝兩套WindWings系統。同時,Bar Technologies還計劃在未來2年內完成30艘類似的安裝。
Artemis Technologies則在推廣電動水翼推進系統eFoiler。該公司是貝爾法斯海事聯盟的主要合作伙伴,聯盟由13家成員企業組成,專注于設計和建造新一代零排放高速渡船和服務船,并且采用創新的電動水翼推進排布,從而減少阻力、增加航程。
今年3月,英國政府宣布了新版國家造船戰略(refreshed National Shipbuilding Strategy, 簡稱NSbS),旨在提高英國造船業生產力,加強本地供應鏈,并在環境創新方面開辟技術。根據這一戰略,英國將投資40億英鎊,在未來30年采購150艘船。
不過,英國船舶行業認為,對于只由英國船廠提供的船舶類型,英國政府并未放寬相關定義。預計許多訂單將屬于英國對于軍艦的傳統定義之外,這意味著這些訂單必須根據WTO規則進行國際招標,包括海軍補給船。
英國造船暨工程工會聯合會秘書長Ian Waddell表示,英國若未將海軍補給船指定為軍艦,以確保它們在國內設計、建造和保養,這個問題若未能解決,將使英國淪為局外人。
Artemis Technologies首席執行官Iain Percy也呼吁,政府應表明將如何支持海洋綠色技術公司,協助他們將專業知識帶進制造業。這個問題也同樣發生在風電產業,過去十年來英國已成為海上風電領域的世界領導者,但至今仍未建立廣泛的國內制造基地。
他認為,政府需要承諾更多細節,保證在國內合約上能重新引進貸款擔保,并改善出口融資條款,使英國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
Bar Technologies首席執行官John Cooper對此表示贊同。他指出,雖然該公司有意在英國建造WindWings翼帆,但目前仍不得不外包給中國、德國等其他國家生產,而英國制造商被淘汰的原因,是必須要有成本能保障足夠大的碼頭設施和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