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政府出資推動零排放船舶研發和造船業數字化
德國政府決定每年投資數千萬歐元用于開發零排放船舶并支持造船業數字化。
8月18日,德國聯邦政府海洋經濟協調員Claudia Müller向Ostseestaal GmbH指導下的造船數字化聯盟移交了13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890.09萬元)的贈款協議。最終目標是使造船更加智能、更具成本效益和可持續性,這將通過創建數字產品模型來實現,這些模型可以映射船舶生命周期的整個過程。
Müller表示:“德國海洋經濟的特點是現代造船業專門生產創新產品,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強勢地位。這一地位需要擴大。數字化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的造船和船舶技術領域,為造船廠及其供應商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船舶制造過程中的許多步驟仍需人工進行,耗時耗力。其中一個例子是鋼板的成型,隨后將其組裝成船舶部件。到目前為止,這些流程幾乎沒有實現自動化。
在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BMWK)資助的項目中,冷塑3D成型和質量控制將實現全程數字化——從貨物接收到生產和最終檢驗,同時還將使用人工智能方法。數字化流程可以將獨特鋼結構的生產成本降低7%,提高造船業的效率。
此外,德國政府還計劃支持綠色航運業,資助建造零排放船舶。Müller指出,航運業不僅需要數字化解決方案,還需要環保解決方案,“為了發展綠色海事技術,我們將在2025年之前每年額外提供3000萬歐元。我們希望推動零排放船舶的建造,為氣候中和航運發出強烈的信號”。
BMWK通過海事研究計劃和海事安全實時技術資助線支持海事行業,以開發未來造船、近海工業和船舶技術領域的創新產品。
這兩項資助計劃的年度資助額約為6000萬歐元,旨在加強德國海事行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創新能力,促進對氣候和環境的保護。與此同時,德國也能夠保障高素質的工作崗位。項目資助開發的數字系統、創新組件、環保推進系統和新型水下航行器,為德國海洋經濟奠定了技術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