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脫對中國依賴!新來島造船將實現LNG燃料艙自主生產
繼今治造船之后,又一家日本船企準備在日本國內生產LNG燃料艙,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據日媒報道,新來島造船計劃于今年年內開始自行生產LNG燃料艙,在去年收購的新來島Sanoyas造船(原Sanoyas造船)旗下水島制造所和大阪制造所兩個基地進行LNG燃料艙的制造,預計將在明年春季開始裝載到其正在建造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上。
新來島造船是日本第一家建造LNG動力大型汽車運輸船的船廠,在2018年和2020年交付了為日本郵船建造的2艘7000車位LNG動力動力汽車運輸船,這也是日本首批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另外,新來島造船已經與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三家航運巨頭簽署了10艘以上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訂單。
LNG燃料艙是LNG動力汽車運輸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這些批量建造船舶為對象,新來島造船希望通過改變以往從中國進口LNG燃料艙的模式,轉為自主生產,從而更好地管理交付日期。
新來島Sanoyas造船下屬的水島制造所和大阪制造所本身就具備氣體儲罐的制造設備,原本是用于為Sanoyas造船建造的LPG船供應船用儲罐。新來島造船計劃利用這些設備,來制造LNG燃料艙。同時,新來島造船還將在水島制造所建設用于LNG燃料艙防熱施工的防熱樓。
與LNG動力集裝箱船和散貨船不同,LNG動力汽車運輸船的燃料艙必須安裝在雙船底中部,以確保船體穩定性。因此,LNG燃料艙裝載工作的完工時間對于整個建造進度的影響尤為重要,要確保按時交付新船,LNG燃料艙的交貨期是關鍵。
除了確保建造進度之外,新來島造船認為,將LNG燃料艙制造工作外包給中國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隨著材料價格飆升,中國造船廠和船用設備制造商無法保證在未來繼續向作為競爭對手的日本船廠穩定供應LNG燃料艙。
新來島造船在2020年與Sanoyas控股簽署協議收購Sanoyas造船,并在去年3月完成接管,Sanoyas造船也正式更名為新來島Sanoyas造船。新來島造船解釋稱,收購的目的之一就是獲得Sanoyas造船具有優勢的氣體儲罐制造業務,以配合不斷增加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建造需求。
LNG燃料艙的國產化已經成為日本造船業的一大趨勢。長期以來,由于LNG燃料艙自主制造費用較高,因此日本船企大多選擇采購中國制造產品,缺乏生產實績,也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和設施。
近年來,在在航運業脫碳化的趨勢下,LNG作為過渡燃料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LNG動力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重油的四分之三,日本航運企業從2015年開始引入LNG動力技術,商船三井更計劃到2030年之前增加約90艘LNG動力船?紤]到需求的迅速提高,日本造船業預計從中國采購燃料艙將變得更加困難。
去年7月,日本最大船企今治造船就已經公開表態,考慮將LNG燃料艙的建造工作從中國轉移回日本國內,盡快實現自主生產。今年年初,今治造船與香川縣多度津町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在西多度津事業部開展LNG動力船的LNG燃料艙制造工作,預計將在2023年開始供應。
同時,日本國土交通省在去年啟動了關于LNG動力船燃料艙國產化的調查研究,希望將LNG燃料艙制造發展成為造船業的一項新業務,實現穩定的國內供應。新來島造船和今治造船的LNG燃料艙自主生產已經作為“業務基礎強化計劃”的一部分,獲得了國土交通省的財政支持。
目前,國土交通省正在調查日本船企在LNG燃料艙國內生產方面所涉及的問題,并計劃從2022財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啟動對燃料艙規格標準化的研究,以降低成本。同時,國土交通省還在探索日本未來成為LNG燃料艙制造國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