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船上榜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12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一批2022年度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中國船舶武昌船舶重工集團登榜“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此前,武船曾入選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此次登榜智能制造方面的國家級榜單,進一步彰顯出武船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之路上的強勁創新力、持續拓展力和對高質量發展的卓越追求。
今年9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了2022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目的是遴選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以揭榜掛帥方式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樹立一批各行業、各領域的排頭兵,推進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其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任務分為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信息四大類行業,揭榜單位按照所屬細分行業進行揭榜,武船的揭榜任務是“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本次規劃建設部組織科技部、信息化部、生產保障部、設計研究院等單位梳理了公司在船舶智能化制造方面的亮點,遴選出了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典型場景名稱”共8個,分別為產品研發—產品數字化研發與設計、工藝設計—工藝數字化設計、計劃調度—生產計劃優化、生產作業—智能協同作業、質量控制—質量精準追溯、倉儲物流—智能倉儲、數字基建—數字基礎設施集成、模式創新—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為“智能制造工廠”樹立了具體的示范性指標。
智能制造
走進武船雙柳基地四聯跨車間,電子大屏上實時顯示的計劃排產、物料流轉、生產過程和設備狀態等數據一目了然;跇蛄喊鍐卧a線的智能化需求,由華工科技參與打造集PDM數字全模型管理系統、ERP經營信息決策系統、MES制造集成智能化系統、LES物料優化及管控系統于一體的橋梁鋼結構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平臺,通過車間網絡部署及中控室的建設,打通產品從設計到工藝、工藝到制造的信息流,并可通過中控室和移動終端實時查看,實現從生產計劃到產品入庫全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從鋼板堆垛、預處理到下料切割、裝配,再到組裝焊接、矯正......全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作業,正在武船橋梁板單元智能制造車間每天進行。為確保橋梁鋼結構的高質量建造,華工科技采用組焊一體機、數控切割機等激光智能裝備,應用自主研發的高利用率套料引擎和連續可變坡口切割下料技術,對鋼板進行全自動匹配套料和切割優化,鋼板利用率提升至94%以上;采用視覺識別、激光跟蹤,機器人自適應編程、U肋全熔透焊接等技術,實現全熔透焊接,超聲波探傷一次合格率達98%以上。項目交付后,工藝研制周期縮短至45-75天,單位能源消耗減少近10萬元,產能較之前提升三成。
近年來,武船聚焦主業主責、轉型升級,站在行業前沿,融合互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打造了國內造船企業首個覆蓋全生產流程的船舶管子數字化加工車間、橋梁板單元智能化生產車間和智能立體化倉儲系統。本次上榜“國家級”榜單,成為“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是對武船一直以來在智能制造領域積極探索、建設成果的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