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宇造船聯手浦項制鐵加快未來環保船型新材料開發應用
12月13日,韓國大宇造船與浦項制鐵簽訂構建開發及應用船用新材料合作體系的業務協議(MOU),雙方將加快開發應用于未來環保船舶的新材料和相應的焊接技術,包括應用于液化二氧化碳(LCO2)運輸船的耐高壓和耐低溫特種鋼,以及儲存和運輸零下253℃超低溫液氫的高錳鋼等新材料和焊接施工技術。此外,為應對國際海事組織(IMO)以零碳為目標而強化的環保新規,雙方還將同時推進應用于氨燃料動力船的氨燃料儲罐開發和焊接技術研究。
大宇造船副社長、玉浦造船所所長Woo Je Hyouk,專務、中央研究院院長Choi Dong Gyu,浦項制鐵副社長、技術研究院院長Ju Sedon,常務、鋼鐵解決方案研究所所長Kim Seong Yeon等參加了此次簽約儀式。
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里,大宇造船與浦項制鐵圍繞船用鋼材及相關材料的開發應用共舉行了數十次技術交流會,發表了數百篇研究成果,不斷致力于提高產品競爭力,也由此建立了深厚的信賴關系。雙方簽訂此次協議,就是為了在此基礎上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
此前,大宇造船與浦項制鐵合作推進的代表性研究開發成果包括零下163℃超低溫LNG用高錳鋼燃料儲罐、應用于超大型集裝箱船的80~100mmTMCP特厚止裂鋼板、可運輸零下55℃的LPG和氨的貨艙低溫鋼、應用于極地運輸的ARC-7 Yamal破冰型LNG船用 YP500 MPa級鋼等順應造船業發展趨勢的新材料和高難度焊接技術開發等。
特別引人關注的是,大宇造船和浦項制鐵經過10多年的共同研發和工程驗證,合作完成了韓國型高錳鋼LNG燃料儲罐技術開發,掌握了從預處理到焊接的罐體制造技術。今年6月16日,雙方舉行了將高錳鋼LNG燃料儲罐安裝在LNG動力VLCC上的搭載儀式,這也是全球首制搭載韓國自主研發高錳鋼LNG燃料儲罐的VLCC,樹立了將高錳鋼材料應用于LNG燃料儲罐的里程碑。今年10月31日,雙方又舉行了將高錳鋼LNG燃料儲罐安裝在LNG雙燃料動力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上的搭載儀式,實現了又一次新突破。
隨著大量老舊船舶將改裝為LNG動力船,LNG儲罐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今后,通過高錳鋼的大量生產,韓國不僅將確保在該領域的價格競爭力,而且有可能實現LNG貨艙制造技術的自立。對于韓國造船業而言,選擇浦項制鐵的高錳鋼LNG燃料儲罐還可以節省向海外工程公司支付的專利技術費用。迄今為止,韓國船企建造的LNG動力船大多使用法國工程公司GTT的薄膜型燃料艙,并需要為此向GTT支付許可費。
在簽約儀式上,Ju Sedon表示:“通過此次協議,希望雙方持續過去20年來構建的信賴和合作關系,在實現互惠互利的同時,成為鞏固韓國造船和鋼鐵業界共贏合作體系的契機。”Choi Dong Gyu表示:“通過與浦項制鐵進一步強化業務合作,將加快環保船型新材料開發和焊接技術的研究步伐,吸引全球船東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