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FSRU投產!香港首個海上LNG接收站正式運營
7月13日,由香港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及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共同發展與興建的香港首個海上LNG接收站正式投入運營。
中電和港燈宣布,首批按長期供應協議供港的LNG已于日前由LNG船運抵接收站,卸載后儲存在全球最大的大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Bauhinia Spirit”號,經再氣化后輸往中電龍鼓灘發電廠和港燈南丫發電廠使用,進一步增加兩電的低碳發電,提升燃料供應的穩定性,支持香港實踐能源轉型。
位于香港西南水域的海上LNG接收站,是香港首項同類設施。目前全球最大的FSRU“Bauhinia Spirit”號,其LNG儲存容量達263000立方米,將長期停泊在接收站,用于接收、儲存和將LNG再氣化。
此前,中電和港燈已經與殼牌附屬公司Shell Eastern Trading (Pte.) Ltd.簽訂長期LNG供應協議。隨著接收站落成啟用,殼牌已開始為兩電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LNG。首批運抵接收站的LNG。首批運抵接收站的LNG約有13.9萬立方米,足以為香港約150萬戶家庭供電使用。
據國際 船舶網了解,“Bauhinia Spirit”號原名“MOL FSRU Challenger”號,由韓國大宇造船(現更名為韓華海洋)建造,在2017年交付,船長345米,型寬55米,可存儲263000立方米LNG,再氣化輸出能力為8億立方英尺/天,是全球最大的FSRU。去年,該船在新加坡吉寶船廠進行了升級工作。
中電總裁羅嘉進表示:“海上LNG接收站項目是支持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加強供氣保障的重要設施。這實在有賴兩電組成的項目團隊緊密合作,與承辦商共同克服海上建筑工程的種種困難,特別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挑戰,讓這一香港近年最大規模的海上能源基礎設施得以投入運作。”
“這項新落成的策略性天然氣設施,讓我們可以從國際市場引入價格具競爭力的LNG,有助燃料供應更多元、靈活及穩定,確保香港有序過渡至碳中和,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中電會積極配合政府的減碳政策,加快能源轉型,繼續探索透過本地項目及區域合作,引入更多零碳能源、減低電力供應碳強度、推動電動化及協助客戶節能減排。”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指出:“港燈一直全力支持香港政府2035年的減碳目標,海上LNG接收站項目可進一步提升燃料供應安全及穩定性,加上將于2024年投入運作的新燃氣機組L12,港燈的減碳之旅正穩步向前。此外,項目落成后,天然氣供應來源變得更多元化,有助我們提升采購天然氣的議價能力。”
“海上建筑工程所面對的挑戰特別艱巨,我們非常感謝不同持份者給予的支持,尤其是內地及香港政府在項目不同階段包括規劃、建設及投入調試時提供的協助,讓項目得以順利完成。為了配合政府在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港燈會繼續積極留意創新的先進技術,包括氫能發電,并對其他合適的零碳發電方案保持開放態度。”
據了解,為配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及支持香港增加天然氣發電,考慮到環保和香港土地資源稀缺,中電和港燈均認為采用FSRU的技術,在香港興建海上LNG接收站,不僅能長遠提高能源可靠性,更有助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場取得天然氣供應的競爭力。
2016年5月初,中電控股宣布擬在香港海域建設香港首個海上LNG接收站。2019年4月,香港特區政府歷經三年最終批準青山發電有限公司聯同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索罟(Shek Kwu)群島以東水域建造及運營FSRU。接收站的碼頭為雙泊位設計,可供一艘FSRU和一艘LNG運輸船停泊。FSRU內的LNG再氣化后,會經兩條獨立的海底天然氣輸氣管道輸送至龍鼓灘發電廠和南丫發電廠的氣體接收站。2020年4月,海油工程簽訂香港海上LNG接收站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46.91億港元,當時約合人民幣42.83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