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集裝箱船“闖禍”? 芬蘭調查結果出爐!中方再次回應
最新消息,芬蘭警方表示,證據和數據表明,一艘中國集裝箱船是橫跨芬蘭灣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管道受損的肇事者,但現在斷定這是一起意外事故還是蓄意行為還為時過早。
據法新社消息,當地時間10月24日,芬蘭警方表示已打撈到一個可能來自中國船只的大錨,而這似乎就是日前造成一條海底天然氣管線損毀的原因。
10月8日,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的天然氣管線“波羅的海連接管”(Balticconnector)因漏氣而關閉。芬蘭有關部門隨后針對這起由“外部”活動造成的損害進行調查。
外媒消息稱,芬蘭警方下轄的國家調查局調查負責人Risto Loh在24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調查人員看到海底有一條1.5至4米寬的拖痕延伸到管道的受損點。一個重達6噸重的重型錨就丟在受損點附近。錨中有痕跡表明它曾與管道有過接觸。據悉,該錨由芬蘭海軍周一晚間取回。
芬蘭國家調查局局長拉爾多特表示:“這是否是蓄意的、疏忽的、航海技術不佳的行為,是下一階段調查的重點。但在現階段回答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
芬蘭有關部門同時證實先前的一項發現,即天然氣管線遭破壞可能與一艘中國集裝箱船“新新北極熊(Newnew Polar Bear)”有關。
芬蘭警方稱,懸掛香港旗的“新新北極熊”號是重點調查對象,因為這艘船在波羅的海的航向和位置與管道損壞的時間和地點相吻合。警方說:“根據時間表,這艘懸掛中國香港旗的集裝箱船看來肯定就在現場。”
鑒于“Newnew Polar Bear”輪不在芬蘭領海之內,警方無法上船檢查,但他們收到的觀察報告指出,“這艘船的左舷錨似乎不見了”。
芬蘭警方透露,已經確定“新新北極熊”號實際上少了一個前錨,曾試圖聯系該船,但沒有成功。據稱,芬蘭外交部與中國外交部聯系想讓其協助聯系該船。
圖: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這艘中國船只在波羅的海航行期間?慷砹_斯圣彼得堡港的照片顯示,該船缺少了一個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一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北京呼吁對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受損事件進行“客觀、公正、專業性”的調查,并強調“事發時中方船只在有關海域正常航行,由于當時海況較差,沒有發現異常。”
25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針對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受損的調查進行提問,稱芬蘭國家調查局的調查顯示,中國集裝箱船“新新北極熊”號有嫌疑。中方對于當前調查結果有何回應?中國官方是否與該船取得聯系?中國政府是否與該船有關系?
毛寧說,中方一貫主張國際社會應當加強合作,共同維護跨境基礎設施的安全,這是個重要的問題。毛寧稱,目前,關于你提到的這個事件,中方同芬蘭等方面保持著順暢的溝通,事件還在調查中,我們希望有關方面本著客觀、公平、公正、專業的原則,早日查明事實的真相。中方也愿意依據國際法提供必要的協助。
據了解,“波羅的海連接管”是埋設在芬蘭灣底部的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道,長約80公里。這條管道于2019年12月投入使用。運營商稱,該管道埋設的最深處在水下約100米處。據悉,連接芬蘭與歐洲天然氣網絡價值3億歐元(3.18億美元),預計維修工作至少需要到2024年4月底才能完成。
另外,據美聯社消息稱,芬蘭-愛沙尼亞和瑞典-愛沙尼亞的電信纜線與天然氣管道同時受損。芬蘭政府周二表示,他們認為芬蘭--愛沙尼亞數據電纜損壞也與這艘中國船只有關。
據了解,“新新北極熊(NewNew Polar Bear)”號由海南洋浦碩佳國際航運有限公司(Hainan Yangpu Newnew Shipping Co)運營,該船在北海航線上進行了今年第二次航行,近日抵達俄羅斯第一集裝箱碼頭,卸載約1000 TEU集裝箱,隨后返回中國。
Marine Traffic網站顯示,“新新北極熊”號目前正在俄羅斯北部水域航行,可能正在通過北海航線返回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