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兵買馬!強援加盟!恒力重工按下“加速鍵”
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揭牌、新船陸續開工建造……在今年1月正式運營投產后,由中國民營石化巨頭恒力集團接手STX(大連)資產盤活的恒力重工正在“招兵買馬”加速重啟造船,以“恒力速度”向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的目標邁進。
恒力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揭牌,首批200人“職”等你來
4月17日,恒力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在大連市東港商務區正式揭牌,標志著恒力重工創新發展再邁新里程。來自國內外的眾多行業單位和合作伙伴在現場共同見證,恒力集團總經理、恒力重工集團董事長安錦香,恒力重工集團總經理盧堃出席活動。
恒力重工自去年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的遠景目標。成立以來,通過引進國內外高精尖人才和一流技術,不斷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夯實科技創新基礎。
本次揭牌的恒力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立足于打造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研究中心,實現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采取“一中心、兩基地”的辦公模武,并將維多利亞中心作為主基地運營,現階段可容納近200名設計人員的現場辦公需求,并為下一步新發展需求預留充足辦公空間。
接下來,恒力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將根據企業創新發展要求,結合新時代行業發展實際,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特別是數字化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等方面創新攻關,盡快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把恒力重工打造成全球行業標桿,以實際行動落實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海洋強國戰略和制造強國戰略,以高質量發展踐行民營企業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首艘61000噸散貨船開工, 多位造船界老將加盟擔任高管
就在恒力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接牌前不久,3月30日,恒力重工首艘自建61000載重噸散貨船(HN2003/HN2004)正式開工建造,標志著恒力重工正式進入造船時代。
據悉,這是恒力重工繼今年1月運營儀式當天開工的首艘船舶之后,造船板塊的第二份訂單。據國際船舶網了解,恒力重工的首份新船訂單來自其母公司恒力集團。去年11月恒力重工承接了恒力集團的4艘20000載重噸散貨船訂單,新船計劃在2024年交付運營。該型船采用適合恒力自有碼頭的設計,交付后將加入該公司的現有團隊,從事秦皇島至大連的煤炭運輸。全部投入運營后,恒力集團的船隊規模將達到14艘、25萬載重噸。
目前尚不清楚恒力重工61000噸散貨船訂單由哪家船東訂造。不過據恒力重工介紹,該型船船體總長達199.9米,型寬34米,設計吃水11.8米。前期,恒力重工與合作單位高效完成了船舶圖紙審批、船廠評估、焊工和焊接工藝管理、開工前檢查等準備工作,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交流培訓,全方位保障了本批船舶的順利開工。
此外,有消息稱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關聯公司與兩家中國船廠簽訂了一系列LR2型成品油船建造意向書,這兩家船廠分別是大船集團和恒力重工。如果這份訂單得以正式敲定,這將是恒力重工在正式運營后承接的首份國際訂單。
在新船陸續開工的同時,恒力重工也在招兵買馬擴建團隊。今年年初,有消息稱,揚子江船業集團副總經理張濤已正式加入恒力重工,出任副總經理一職,將領導其船舶銷售團隊。張濤加入后的重點工作主要在市場營銷方向,將以建造海洋工程、汽車運輸船、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為主,努力為恒力重工爭取更多訂單。
據了解,張濤于2015年加入揚子江船業集團,曾參與多個重要船舶建造項目。而在此之前,張濤曾長期在大連船舶重工集團任職,被業界稱為“國內頂級船舶營銷人才、擅長維護境內外船東關系、在境外船東中知名度很高”,在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高管薪酬中,張濤曾以年薪人民幣95.4萬元排名所有高管第一,其業務能力可見一斑。
另外,原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輪機主任設計師石志邁目前擔任恒力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恒力造船副總設計師。
收購盤活STX(大連)資產,恒力重工揮師進軍造船業
去年7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有關要求,積極響應大連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恒力集團迎難而上挺進高端臨海裝備制造業,成立恒力重工集團,并耗資21.1億元成功收購STX(大連)資產,以盤活存量資產為突破口,以新增180億元有效投資為保障,調動多年積累的國內外高精尖人才和產業資源,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今年1月28日,恒力重工產業園隆重舉行運營儀式,標志著恒力重工正式運營。按照計劃,恒力重工產業園全面投產后,將具備年鋼材加工量100萬噸、造船產能630萬載重噸、年交付船舶40艘的能力。
據了解,恒力集團始建于1994年,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目前在蘇州、大連、宿遷、南通、營口、瀘州、惠州、貴陽等地建有生產基地,員工17萬余人。恒力集團2022年總營收6117億元,現位列世界500強第75位、中國企業500強第24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5位。
2010年,恒力集團入駐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的大連長興島,累計投資2200億元建設恒力(大連長興島)產業園,圍繞建設“最安全、最環保,內在優、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園區目標,已高質量建成1200萬噸/年PTA、450萬噸/年芳烴、150萬噸/年乙烯等項目,創造了多項行業之“最”。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恒力已形成“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全產業鏈發展,“恒力制造”在業內被廣泛認可,在業務領域尤其是恒力大煉化、大化工背景下,與STX大連的造船、重工、海洋重工具有廣泛的業務交集。恒力集團收購STX大連,可實現石油化工生產和高端臨海裝備制造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連曾是中國最大的外資船廠,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單體船廠。從2007年3月舉行奠基儀式,STX大連造船工程建設和生產同步進行,曾創造了20個月建造完成第一艘5.8萬噸船和24各月交付船東的全球造船業內記錄,震撼了全球造船產業界。
盡管沉寂了十年之久,但是在去年由恒力集團盤活后,恒力重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廠區及基礎設施修復,僅用150天實現復工復產,園區面貌煥然一新,并于今年1月28日正式運營。
今年1月17日,恒力重工啟動船舶維修業務,首艘外籍船舶“地中海奧利弗”順利靠泊恒力重工修船船塢。在首批散貨船陸續開工之后,未來恒力重工還計劃開建蘇伊士型油船。
恒力重工集團總經理盧堃近日表示,恒力重工將延續“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匯聚世界級人才,整合產業鏈資源,引入精細化管理,重點建設造船、海洋工程、精密鑄造、綠色建材等板塊,努力成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排頭兵和尖刀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