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宇造船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韓華海洋”開啟新征程
韓國三大船企之一的大宇造船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作為韓國軍工巨頭韓華集團旗下造船子公司“韓華海洋”開啟新征程。
5月23日,大宇造船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包括5名外部理事在內的新的管理層任命名單,以及公司名稱變更等章程修正案等。由此,該公司名稱將從“大宇造船海洋(Daewoo Shipbuilding&Marine Engineering,DSME)”正式變更為“韓華海洋(Hanwha Ocean)”。
韓華株式會社支援部門副會長權赫雄(Kwon Hyuk-woong)被任命為韓華海洋新任首席執行官,韓華道達爾前代表金鐘瑞(Kim Jong Sheo)、韓華能源前代表鄭寅燮(CHUNG In Seop)等人擔任內部董事。韓華集團會長金升淵長子、韓華集團實際繼承人、現任集團副會長的金東官(Kim Dong-kwan)擔任非常務理事,將負責韓華海洋經營正;。
據了解,韓華集團在去年12月與大宇造船正式簽訂了發行相當于大宇造船49.3%股份新股的合同。大宇造船將通過第三方分配有償增資方式,以每股19150韓元的價格向韓華集團發行104438643股大宇造船普通股票。根據合同,韓華集團五家子公司將參與購買了約2萬億韓元(約合14億美元)規模的大宇造船股份,從而使韓華集團成為大宇造船的控股股東。
今年4月,韓華集團收購大宇造船的交易獲得了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有條件批準,至此交易已經獲得了全部七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審查批準,收購程序全部結束。
這次更名是大宇造船成立45年來的第二次更名,上一次還是1978年被大宇集團收購。據了解,大宇造船最初創立于1973年,在1994年被并入大宇重工,1999年底大宇集團破產解體后,2000年在從大宇重工分割出來的造船業務基礎上成立了大宇造船,20多年來經歷了多次重組、收購等,造船業務也受到了沖擊,甚至有過連續多年虧損,競爭力下滑。
2022年,大宇造船出現了13.46億美元的凈虧損,繼2021年之后再次成為韓國船企的“虧損王”。今年一季度,大宇造船凈虧損為1204億韓元(約合90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凈虧損4918億韓元大幅下降76%,仍未能扭虧。
截至目前,大宇造船手持訂單金額達到約40萬億韓元(約合300億美元),滿足今后3年以上的造船工作量需要。隨著韓華集團成為新“東家”,這家韓國造船巨頭時隔22年有望再次邁出經營正;牟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