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萬邦重工成功研發“貨艙除銹工匠”機器人
近期,萬邦重工船舶維修技術研發中心在運用超高壓水射流技術進行除銹作業的實踐應用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超高壓水射流技術在散貨船貨艙內全范圍的機器人高效作業。這項技術突破,再一次填補了行業的空白,也是繼2017年萬邦重工成功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船塢勇士”,攻克超高壓水射流技術在修船行業廣泛應用的技術屏障,引領了修船行業告別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噴砂除銹作業,開創了船舶外板除銹全面應用超高水射流技術的新時代以來,再次站在了全球修船行業防腐預處理技術發展的最前沿,為全球修船行業散貨船貨艙防腐除銹作業的技術革命,提供了全新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并確立了船舶密閉艙室除銹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業內人士周知,與外板的大平面除銹作業相比,散貨船貨艙內部的結構復雜,尤其是T型材肋骨、波型艙壁等非大平面區域的除銹作業,一直是行業內超高壓水射流除銹在貨艙內全面應用的技術瓶頸。目前,船舶修理企業使用的除銹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手持高壓水槍除銹作業方式,存在作業效率低,除銹區域受限,除銹質量難以達標等問題。特別在貨艙肋骨面板的反面位置,手持高壓水槍無法對這一區域進行作業。這些已成為船東和涂料服務商特別關注但又難以解決的關鍵問題。
為攻克貨艙肋骨區域超高壓水射流除銹的技術難題,在公司技術團隊的努力下,經過長期的技術研究和創新設計,反復多次試驗和改進,近期研制成功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貨艙肋骨結構面除銹機器人和肋骨部位除銹爬行機器人等系列作業機器人,命名為“貨艙除銹工匠” (CARGO HOLD ARTISAN)。
“貨艙除銹工匠 A”(CARGO HOLD ARTISAN A)機器人是針對貨艙肋骨面板反面板材銹蝕和涂層清除而研制的,可滿足多船型全規格肋骨貼合即用的自行調節與精準控制要求,實現了貨艙肋骨面板的反面除銹工作的自動智能作業。
“貨艙除銹工匠 B”(CARGO HOLD ARTISAN B)機器人是集成肋骨腹板和肋骨面板的一體式多功能除銹機器人,其靈活便利的轉換能力,完全滿足貨艙肋骨除銹作業的高質量要求,同時結合其高效的射流除銹特長,大幅降低了傳統作業方式下該區域長周期作業對貨艙整體除銹完工時間的影響。
“貨艙除銹工匠 C”(CARGO HOLD ARTISAN C)爬行機器人具有遠程遙控功能,主要對應用于肋骨反面除銹,該技術應用突破了傳統以人工為主的作業方式,釋放了貨艙除銹作業對人工的依賴,貨艙除銹機器人作業帶來的高效率、高品質在貨艙除銹實景作業應用中充分展現。
“貨艙除銹工匠”系列機器人與萬邦重工自主研制的智能承載機器人“大象”更是實現了完美組合。“大象”搭載“匠人”同步作業,建立起與作業面的精準、連續、穩定的生產空間關系,使得“大象”和“工匠”兩款機器人的各項功能和特性得以充分發揮,將船舶貨艙涂裝防腐修理帶入了機器人作業時代。
近期這些機器人已在不同尺度的散貨船貨艙內進行了實船試驗和應用,不僅實現了高達五倍的生產效率提升,更是解決了貨艙除銹高空車作業的安全風險問題,以及傳統手工作業方式下無法實現的除銹區域作業難點,實現了散貨船貨艙的超高壓水射流技術高質高效全覆蓋,目前已得到德國與歐洲船東、防腐涂料公司和船檢的一致贊譽。
“工匠”和“大象”系列機器人的研制和應用,為散貨船貨艙全艙除銹作業提供了自動智能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使超高壓水射流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自外板向貨艙由外向內的進階式延伸,解決了船舶維修過程中除銹作業的諸多難點,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和粉塵污染物的排放,推動修船行業綠色、低碳、數字三位一體的發展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