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人作業氬氣窒息!現代三湖重工發生年內第三起死亡事故
12月20日,位于韓國全羅南道靈巖郡的現代三湖重工發生一起安全生產死亡事故,一名48歲的合作公司(轉包企業)工人鄭某因氬氣窒息死亡。這也是2023年現代三湖重工發生的第三起死亡事故。
12月29日,韓國全國金屬工會光州全南支部和鄭某遺屬透露,12月20日下午4時許,在現代三湖重工2號船塢的儲罐下方發現倒地的鄭某,送醫之后被判定已經死亡。
鄭某是裝配工,當時,在20米上方進行管道焊接作業的焊接工對鄭某說:“氬氣供氣不足,請再轉下氣表。” 鄭某立刻來到放置儲罐的地面。過了30多分鐘后,焊接工發現鄭某再也沒有出現,于是下到地面尋找,發現鄭某已經倒地。隨即鄭某被送往醫院,但在當天下午5時10分許被判定為死亡。
工會表示,鄭某在長、寬各1.5米,高80厘米的管道結構下部被發現,沒有發現外傷,推測是其進入管道結構下部后,因氬氣泄漏導致缺氧而窒息死亡。
工會認為,氬氣軟管和管道之間的密封紙帶松動,以事故發生前焊接工所說的“氣體供氣不足”為依據,判斷發生氣體泄漏的可能性很大。
此后,12月22日在韓國國立科學調查研究院(國科搜)進行的尸檢結果顯示,鄭某的個人疾病尚未得到確認,在死亡的鄭某眼球上出現了窒息的主要反應-點狀小出血。氬氣無色、無臭,密度是空氣的1.4倍,沒有感應器就無法確認是否泄漏。
工會12月28日在光州地方雇傭勞動廳前召開記者發布會指出:“此次重大事故的發生,是不遵守產業安全保健法和作業標準書的密閉作業要求,而讓工人工作的現代三湖重工和轉包企業的責任。使用者為了維持密閉空間的‘適當空氣’, 有義務保持必要的通風,并正確測定氧氣及有害氣體的濃度。”
工會方面敦促說:“此次事故的背景是韓國造船行業的痼疾——層層轉包結構以及危險工種的外包化。韓國雇傭勞動部對密閉空間的氬氣焊接作業都要下達停止作業的命令,并引進設置換氣裝置,向所有作業者提供氧氣濃度測定器、地面測定方式等。”
當天出席記者發布會的鄭某的弟弟呼吁道:“為了讓三個子女為從事造船工作的父親感到自豪,希望外包企業、現代三湖重工和其他機構表現出負責任的行動。”
此次鄭某因氬氣窒息死亡,是2023年現代三湖重工發生的第三起死亡事故。1月12日, 現代三湖重工某合作公司(轉包企業)一名60多歲的工人在作業時暈倒,被送院后搶救無效死亡。這名工人佩戴供氣式呼吸器作業時突然暈倒,被工友發現后立即送往醫院,但這名工人的意識一直沒有恢復,最終被判定為腦死亡。此次事故也再次引發業界對工人佩戴供氣式呼吸防護口罩(air-supplying respirator)作業安全隱憂的質疑。8月15日,現代三湖重工某合作公司(轉包企業)的一名41歲中國籍工人在進行船舶儲罐焊接作業后檢查是否有漏氣情況,突然被臨時封住罐口的鐵板砸到,隨即被送往醫院救治,但最終不治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