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轉無望?集裝箱航運市場需求疲軟易跌難漲
進入第四季度傳統淡季,集裝箱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市場暫無明顯反轉契機。
根據上海航交所10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指數上周上漲4.7點至891.55點,周漲幅0.53%,盡管有小幅反彈但仍維持在900點以下,四大遠洋航線中除美西線略微上揚,其余航線持續下跌。
其中,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上升6美元至1735元,周漲幅0.35%;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下跌19美元至2230美元,周跌幅達0.84%。遠東到歐洲線每TEU運價下跌37美元至562美元,周跌幅6.18%;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54美元至1112美元,周跌4.63%。
而在近洋線,運價則是漲跌不一。其中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持平,為306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運價較前一周下跌2美元,為319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運價較前一周上漲4美元,為180美元;遠東到韓國每TEU運價較前一周下跌7美元,為140美元。
多家業內人士表示,雙節過后中國工廠剛復工,加上進入傳統淡季,新船持續交付運營,Alphaliner統計今年四季度新交付運力將達87萬TEU;截至9月25日,全球集裝箱船閑置運力達94萬TEU,占船隊比例約3.4%,預計閑置船舶運力在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將逐步上升。這些因素都促使集運公司紛紛加大控艙力度以穩住運價,包括減速航行、減并班次等,此外燃油附加費的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運價的上漲。
業界分析指出,亞洲至歐洲集運航線需求持續疲軟,預計直到今年年底歐洲需求都不會有太大起色。從今年7月開始歐洲線已經有13個航班遭取消,此外10月11日地中海航運和馬士基兩大巨頭決定取消年底前多個歐洲線航班。再加上多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陸續交付運營,歐洲線運價易跌難漲。
越來越多的船公司計劃在11月1日起推動漲價,歐美預計都有漲價計劃,預定漲幅約500-1000美元,緊接著12月中旬是歐洲線最旺時間點,12月到春節前醞釀另一波漲價,因此歐洲線運價有機會出現兩小波觸底反彈走勢。
全球第三大集運公司達飛海運已經率先于淡季期間宣布調高亞洲至北歐運價,為歐洲線長約協議開啟序幕,在集運公司加大削減運力情況下,預計運價有機會在淡季期間維持在獲利水平之上。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航運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四季度逐漸走入傳統淡季,全球經濟依舊受高通膨、高利率影響,加上去庫存化進程緩慢,各航線市場獲利較往年均有所減少。根據Alphaliner的市場供需增長預測,今年運力供給將增長8.2%,高于需求增長的1.4%,2024年運力供給增長約9%,高于需求增長2.2%,市場運力過剩難以改善,明年恐持續供需失衡、充滿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