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躲避制裁?俄羅斯“影子船隊”海上轉運石油手法曝光
因俄烏戰爭遭到歐美國家制裁的俄羅斯正在通過海上船對船轉運的方式,將油品運輸到亞洲國家,而希臘海域則成為了俄羅斯出口的轉運中樞。
據外媒報道,在歐美多國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情況下,許多俄羅斯油船運載石油繞道歐洲西部海域,行經地中海后在希臘外海將船上石油轉運到大型油船。之后,再由大型油船航向亞洲,將石油出口到中國、印度、土耳其等國。
3月中旬的衛星照片顯示,在希臘南部外海一艘小型油船與大型油船平行靠攏,轉運俄羅斯石油。根據統計數據,在希臘南部海域進行的類似轉運活動數量不斷上升,從2021年平均每個月6次增加到今年平均每月31次。
數據情報公司Kpler表示,由于歐盟禁止海運俄羅斯原油和精煉產品,亞洲新興買家成為了解套方法,不過較適合俄羅斯港口的小型油船難以應付到亞洲的長途航程。因此,小型油船從俄羅斯港口出發,在希臘海域將油品轉移到大型油船上,大型油船再經蘇伊士運河進入亞洲,這樣的海上中轉交易隨著西方制裁而變得更加蓬勃。
與此同時,大型油船二手船交易數量也大幅增加,2022年共有105艘大型油船易主,是2021年的兩倍,而其中33%的買家為新成立的公司,或者是匿名買家。
業界分析稱,這些大型油船中有一部分很可能加入了俄羅斯“影子船隊”,這也引發了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擔憂,相關船舶是否會遵守安全和環保規定。如何防范“影子船隊”的危險發生,成為國際海事組織煩惱的難題。
國際海事組織法律和對外事務總監Frederick Kenney指出:“最壞的情況是發生人員傷亡,傳輸管線斷裂,重大泄漏事故,或發生爆炸和火災。在船對船轉運中,有無數的事情可能會出錯。”
數據顯示,在截止4月14日的一周內,俄羅斯原油日出口量較之前一周增加了54萬桶,達到343萬桶。按四周均量計算,每日海運出口量增加5萬桶至339萬桶。在此期間,運往中國、印度的原油加上至土耳其的較小規模出貨以及尚未顯示最終目的地的出口合計反彈至每日逾330萬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