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新發現!洗滌塔命運會出現大逆轉?
2023-06-14 18:30:49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全球限硫法規生效約42個月后,研究人員又發現了洗滌塔給世界海洋帶來的損害。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一項新研究聚焦四個港口,計算出從洗滌塔排出的廢水在水樣中發現的污染物中的占比達到了90%以上。
“結果不言自明。”Chalmers大學機械和海洋科學系的博士生Anna Lunde Hermansson說:“對洗滌塔排放的廢水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對于減輕海洋環境惡化至關重要。”
傳統上,對航運排放的環境風險評估(ERA)是以一次一個來源為基礎的。比如說,ERA 可能會關注到防污涂料中銅的風險。但與其他行業一樣,航運也是一種包含多種排放源的活動。
“一艘船會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排放。包括灰水和黑水,即來自淋浴、廁所和下水道的排放物、防污涂料和洗滌塔廢水。這就是為什么有必要對港口的累積環境風險進行研究。” Anna Lunde Hermansson解釋道,她和她的同事Ida-Maja Hassa和Erik Ytreberg一起參與開展了這項新研究。
洗滌水不僅吸收了船舶廢氣中的硫(這會導致洗滌水的酸化),而且還混入了其他污染物,例如重金屬和有毒有機化合物。對于市面上銷售量最大的開環式洗滌塔,受污染的洗滌水往往會被直接泵入大海。
“這中間并沒有清潔步驟,因此,一艘船每小時可抽出多達幾百立方米嚴重受污染的水。”Lunde Hermansson說:“盡管新的洗滌塔廢水的環境影響評估指南正在制定中,但環境影響評估每次仍然只評估一個排放源,這意味著對環境風險的整體評估是不夠的。”
在此次研究中,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了四種不同類型的港口環境,用以確定來自五個不同來源的污染物濃度。其中兩個港口使用了來自哥本哈根和格丁尼亞的實際數據。之所以選擇這兩個港口,是因為它們的航運流量很大,而且這些船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配備了洗滌塔。
結果顯示,這些港口的累積風險水平分別比可接受風險的限度高出了5倍和13倍。
其他兩個港口環境使用了國際上在ERA中常用的港口描述。其中一個環境具有波羅的海港口的典型特征,而另一個則代表了潮差大因而水交換效率高的歐洲港口。
在所采集的水樣中,90%以上對環境有害的金屬和多環芳烴(PAHs)來自洗滌塔廢水,而防污涂料則是銅和鋅的最主要來源。
“如果只看一個排放源,環境損害的風險水平可能很低或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把多個單獨的排放源相結合,風險水平就會變得不可接受。對于暴露在污染物和毒素中的海洋生物來說,污染物來自何處并不重要,造成損害的是總的污染物含量。” Lunde Hermansson指出。
在研究人員進行的環境風險評估中,唯一顯示風險水平可接受的港口環境是每個潮期水交換量最大的模型,這意味著在潮漲潮落之間時,港口內有大量的水進行了交換。
瑞典海洋與水資源管理署和瑞典運輸署向瑞典政府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禁止在其國內水域排放洗滌塔廢水,此前已有其他許多國家制定了洗滌塔廢水排放禁令。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5000艘船舶(約占全球商船隊的5%)配備了洗滌塔。
2021年4月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平方公里內洗滌水濃度最高的國家是新加坡,比排名第二的約旦高5倍。盡管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經禁止在其水域使用開環式洗滌塔,但它處于全球貿易的交匯點,是地理環境的受害者。
盡管洗滌塔因為向水中排放酸性物質而屢遭詬病,但NASA去年10月的研究表明,2020全球限硫法規的實施已經改善了大氣狀況。該研究發現,所謂的船舶軌道云在2020年大幅下降,這是實施限硫法規的第一年,全球大多數不使用洗滌塔的船隊的燃料硫含量從3.5%降至了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