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拿馬運河未來幾個月將限制通航船舶以應對干旱
考慮到旱季影響的延長,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為了維持可靠及可持續的服務,決定采取臨時措施,調降每天船舶通行數量,以應對持續的干旱期節約水源。但此舉也將使得巴拿馬運河下個財年收入或將減少2億美元。
新的限制措施是在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已經對這條關鍵水道實施了一系列船舶吃水限制之后頒布的,這些限制減少了貨船可以載運的貨物量。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作為全球主要海運要道之一的巴拿馬運河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干旱。由于水位急遽下滑。巴拿馬運河管理局(PCA)表示,運河一直在實施提高營運用水效率的措施,同時針對氣候變化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長期解決方案,然而,目前干旱的嚴重程度及其反覆性是史無前例的。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長Ricaurte Vasquez表示,由于降雨不足導致運河水位不斷下降,為了避免發生擱淺意外,已從7月30日起將每日船舶通行數量上限從原本的36艘至38艘,調降到30至32艘,這項措施預料使該航道收入在2024會計年度減少2億美元。
據悉,從2023年7月30日起,巴拿馬運河的每日通行能力將被調整為平均每天32艘船舶,其中在新巴拿馬型船閘(Neopanamax)的可通過10艘船,巴拿馬型船閘(Panamax)的可通過22艘船。PCA補充,根據加通湖的水位、天氣預報和船隻組合等因素,通行能力可能會進一步調整。
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可持續通行能力每天大約為38~40艘船,但每個月通常約有34~38艘船舶通行,然而5月和6月的每日通行數量平均僅為32.58艘和32.13艘。
管理局還指出,巴拿馬運河每日通行數量的減少將導致沒有預約的船舶等待時間加長,因此他們強烈建議所有經過運河的航運公司使用巴拿馬運河的通行預約系統,以減少可能出現的長時間延誤。
每年5到11月是巴拿馬的雨季,當中又以7月雨量最為充沛,不過今年碰到圣嬰現象擾亂,巴拿馬降雨卻異常稀少。不僅讓調節運河水量的人工湖水位大幅下降,使得巴拿馬政府必須限航,讓航運經濟大受沖擊,此外當地生態及民生用水也深受影響。
Vasquez指出,作為全球主要海運航線的巴拿馬運河,其最大劣勢在于它是水閘式運作模式,必須依靠大量淡水。
為了應對水量不足問題,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今年5月開始實施運載限制,要求行經此水道的大型集裝箱船載貨重量減輕25%,6月更進一步要求減少40%
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公里,是全球最重要的海運要道之一。目前承載全球6%的貿易運輸,2023年收入預計為49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