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O減排新規逼近,中國航運業如何備考
2023-08-09 17:07:39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一石激起千層浪。2023年7月3-7日,IMO MEPC 80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2023年IMO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戰略》,提出了2050年左右實現凈零排放的總體目標,比原方案提前將近50年。為實現2050年左右凈零排放,IMO有可能對現有的EEXI、EEDI和CII 等規則規范進行大幅調整,加快淘汰老舊高能耗船舶,加速新能源、清潔能源在航運業的應用。同時,IMO正在考慮出臺多項決議,通過技術和經濟措施加快減排步伐,其中LCA導則對于零碳燃料的界定以及懲罰性經濟措施將對中國航運業造成較大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綠色能源的法律體系、認證規則和第三方檢驗方法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且經濟措施所匯聚的資金能否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產業變革尚未可知。而無論是溫室氣體減排資金使用效益還是科技創新資金需求,發展中國家航運業都需得到發達國家的足夠支持。對此,中國航運業應代表發展中國家,積極牽頭制定規范規則,積極參與IMO等國際組織會議,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努力為發展中國家航運業實現凈零排放爭取更多時間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述IMO綠色低碳減排新規給中國航運企業劃上了一道海洋環保的新紅線,對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布設了一個檢驗我們強與弱、進與退、成與敗的新考場。為此,我們應積極研究備考攻略,并制訂備考計劃。
備考攻略之一:加強提案工作建設。2024年春季,MEPC 81將制定一攬子中期減排措施方案。鑒于整體方案對我國航運業影響深遠,應充分利用這一有限的窗口期,加強企業與高校、研究所等合作,搭建科研平臺,開展相關提案工作。在EEOI數據收集方面,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在綠色能源LCA方面,加強認證,建立符合國情的排放因子庫;在經濟措施方面,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力度,提升綠色科創能力。我們要加強與IMO各成員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代表的溝通,積極爭取船東協會等行業組織的支持,為我國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備考攻略之二:加強制度體系建設。MEPC 80提出了一攬子中期減排措施,在溫室氣體減排機制方面與歐盟進一步趨同。相比較歐盟ETS和FuelEU Maritime,國內航運業還沒有被納入碳交易體系;在航運燃料方面,國內尚缺乏綠色能源認證法律框架、規則、標準及方法,也沒有專業認證機構。為保障我國船運綠色低碳發展,保護國內新能源、清潔能源生產制造企業的切身利益,需結合國情,推動建設相關制度規范體系,在綠色能源認證標準方面開展中外標準互認,構建與國際標準兼容的標準體系?紤]到船公司的迫切需求,可先行完善綠色甲醇燃料標準、加注標準、碳稅機制等相應的框架,建立健全規范體系,掌握在國際航運業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確保我國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行穩致遠。
備考攻略之三:加強新能源保供建設。對于我國航運業而言,要滿足IMO 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建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保障體系。我們應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促進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在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可持續能源多元化利用,并支持生物燃料等領域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使用。根據國際班輪公司船隊發展趨勢,要著力加強綠色甲醇供應保障體系建設,為航運業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只要我國堅持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新趨勢,堅持建立健全規范標準,知難而進,篤定前行,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綠色發展目標,就一定能向社會、向國家、向時代、向人類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作者 中遠海運科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