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連續十年蟬聯“全球最頂尖國際航運中心”
2023-09-22 15:27:28
來源: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新加坡連續十年蟬聯“全球最頂尖國際航運中心”。
該報告由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和全球海事數據提供商波羅的海交易所聯合發布。報告顯示,新加坡再度問鼎世界頂級航運中心,倫敦和上海分列二、三位。
具體數據顯示,新加坡得分為95.32分(百分制),航運保障服務強市倫敦位列第二,得分為83.35分,實力強大的港口城市上海以81.58分排名第三。
自十年前該指數首次發布以來,新加坡已取得了“十連冠”的好成績。新加坡之所以能一直高居榜首,原因在于其位于戰略要地的大型港口、國際視野、成熟的專業全球航運服務生態系統、以及良好的治理。
此外,倫敦和上海連續四年占據第二、第三的位置。
在前十位的排名中,除新加坡、倫敦和上海之外,其余7個位次略有變動,中國香港、迪拜、鹿特丹、漢堡分別位列第四至第七位。
貿易之都紐約及其新澤西港排名下降2位,從去年的第八位降至今年的第十位,雅典-比雷埃夫斯則上升一位,排名第八。近兩年上榜的寧波舟山今年排名第九。在前十位的排名中,中國有三個城市榜上有名。究其原因,就航運總噸位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大國。
本報告的主要結論如下:
● 新加坡成功衛冕,連續十年蟬聯全球最頂尖的國際航運中心,倫敦、上海、中國香港、迪拜緊隨其后。
● 新加坡的“十連冠”主要得益于其便利的營商環境、專業的航運服務、以及位于戰略要地的大型港口。
● 自2022年以來,排名前十的港口城市基本保持不變,其中四個位于亞洲、四個位于歐洲、一個位于中東、一個位于美國。
報告共評估43個航運港口,評估范圍包括貨物吞吐量、橋吊數量、集裝箱停泊位長度、港口吃水深度;從事船舶經紀、管理、融資、相關保險及法律,以及船體保險保費等專業海事支持業務的企業數量;綜合商業環境因素,例如關稅、政府電子服務便捷程度和物流表現等。
前十位港口的平均得分為77.21分(百分制),全部43個港口的平均得分為59.19分。
波羅的海交易所首席執行官馬克·杰克遜(Mark Jackson)指出:
“波羅的海交易所與新華社聯合發布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已有十年。在此期間,我們見證了越來越多的貿易由西向東轉移。從過去十年我們發布的報告前十位排名來看,這種貿易流動情況顯而易見。本報告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讓各國了解航運服務全球化的重要性。從綜合表現最佳的全球航運中心來看,成功構建航運中心的方式不止一種: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或出臺具有吸引力的鼓勵政策和措施,又或是建立大型港口集群等。在任何情況下,各行業之間的協調與合作都對航運中心的蓬勃發展至關重要。”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董事長徐玉長表示:
“中國經濟信息社很榮幸能聯合波羅的海交易所,發布《2023年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本報告強調了航運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并展示了這一獨特行業的深度和廣度。這是我們發布的第十份報告。其中,我們還強調了,要積極采取減排戰略、運用減排技術,這有助于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這份報告,讓大家了解航運中心對當地經濟發展的益處,并闡明行業對推動全球繁榮的重要性。”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局長張英智(Teo Eng Dih)表示:
“獲此殊榮,我們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國際伙伴、各行業、研究機構、企業以及聯盟組織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建立了強有力的合作伙伴關系,為我們成功登頂國際航運中心排行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未來,我們將繼續構建有利的航運服務環境,推動創新、支持企業和人才發展。我們將繼續同合作伙伴一道,加強與新加坡的互聯互通,推動新加坡數字化發展,加快國際航運脫碳進程。”
關于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
2014年,全球海事數據提供商波羅的海交易所聯合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首次發布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今年發布了第十份指數報告,依據綜合實力,對全球提供港口和航運服務的各大城市進行了年度獨立排名。
該指數采用數字評分系統,運用綜合評價模型,評價范圍包含三(3)個一級指標(港口條件、航運服務、綜合環境)和十六(16)個二級指標。
該指數為衡量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水平和狀態提供了簡單、直觀、客觀、公正的指標,對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于波羅的海交易所:
波羅的海交易所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提供海運市場實物、衍生合同交易和結算信息的獨立機構。波羅的海交易所在全球擁有4000多個成員,提供全球大多數航運業務,遵守波羅的海交易所制定的商業行為準則。
世界上大部分干貨和油輪訂艙以及商船銷售和購買均由波羅的海交易所成員完成。2016年,波羅的海交易所被新加坡交易所收購。因此,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航運中心,新加坡和倫敦將實現優勢互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