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舟山港完成全國首單集裝箱船海上生物燃料油加注
10月9日下午,在舟山馬峙錨地,加注船“思杰21”輪以“船對船”方式,為寧波遠洋集裝箱船“新明州60”輪加注了325噸生物燃料油。這標志著國內首單集裝箱船舶海上錨地生物燃料油加注作業在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成功落地,對推動國際航運綠色發展,助力浙江省建設世界一流強港及舟山市打造東北亞保稅燃料油加注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在加注現場,舟山市委副書記、舟山群島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高浩孟宣布首單加注正式啟動,并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孫大慶,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利軍,舟山市商務局局長王富海,舟山市港航和口岸局副局長曹軍,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管委會綜合協調局局長鄭海,舟山海事局副局長徐進,舟山海關副關長周向陽,舟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義玲共同推動啟動桿,隨后現場觀摩加注過程。
在當前限硫令和船舶大型化的背景下,國際航運巨頭紛紛制定相應減碳目標,加大應用生物燃料、LNG和甲醇等綠色清潔燃料。其中,生物燃料是通過對食用廚余廢油提煉加工,脫水、脫酸后生產出來的一種燃料。相比傳統化石能源,該燃料生命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大幅降低,與LNG、甲醇等相比又具有供應靈活、操作簡便的優勢,是短期內最可行的綠色替代燃料,目前在新加坡等港口已常態化開展加注,但在國內海上錨地加注作業尚無先例。
對此,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海事、海關、邊檢、自貿區等相關口岸單位、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集團自去年開始謀劃加快推進生物燃料油加注業務,由所屬海港國貿開展具體工作,取得ISCC-EU(國際可持續碳認證-歐盟)企業資質,完成本次生物燃料油加注安全論證、業務籌備及加注服務。
“現有船舶無需進行改造就可以使用生物燃料油,既實現了節能降碳,對我們船方來說也非常便利。”寧波遠洋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加挺介紹道。此次加注的B24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燃料和76%的常規低硫燃料油進行物理調和而成,符合IMO對于船用燃料油ISO8217/2010標準,可以減少最多21%的碳排放,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減少環境污染以及航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多路徑探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且此次加注圍繞錨地作業安全防污染風險、商品編碼歸類等形成的制度創新成果,將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作為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集裝箱吞吐量第三的超級大港,寧波舟山港是世界上大型和特大型船舶進出最頻繁的港口之一,國際航行船舶綠色燃料加注需求潛力較大。近年來,寧波舟山港以綠色港口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清潔能源投用,提高港口綠色能級,不斷完善港口綜合服務功能,今年6月份已在梅山港區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的首單加注,成為了全球少數擁有“船對船”同步LNG加注服務能力的港口。
此次海上“船對船”生物燃料油加注作業的成功落地,也是寧波舟山港繼8月份完成全國首單海上散貨船液化天然氣加注作業后的又一重大突破,使之成為國內首個在海上錨地實現兩種以上綠色新型燃料加注服務的港口。
“我們將以本次全國首單集裝箱船海上生物燃料油加注為契機,持續發力LNG、綠色甲醇、氫等新能源加注和開發利用。”海港國貿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梁炎平表示。下一步,寧波舟山港將加快推進綠色燃料加注業務常態化和加注船型多樣化,給予國際航行船舶更多的綠色燃料選擇,持續唱響綠色新能源“海港燃供”品牌,助力國際領先的船舶供應服務基地建設,不斷補強世界一流強港綜合服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