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后市場,寧波舟山的“大蛋糕”
2023-12-13 19:38:30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前段時間,新華社中經社聯合全球知名航運機構英國波羅的海交易所在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發布了《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3)》,寧波舟山位列全球第九,排名創歷史新高。
從指標維度上看,寧波舟山港三大一級指標港口條件、航運服務、綜合環境三項排名分別為1、12和34位。今年進位的關鍵在航運服務指標排名同比躍升5位,反映出過去一年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港在提升航運服務能力、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城市上的顯著成果。
#1 航運服務、海事服務及船舶后市場
雖然寧波舟山作為一個港口參與《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3)》的排名評選,但行政區域上兩地對于對船舶服務的稱謂較為不同。寧波在大量媒體宣傳中使用“航運服務”一詞,舟山則借鑒新加坡使用“海事服務”。
《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3)》指標中的航運服務,下設有航運經紀服務、船舶工程服務、航運運營服務、海事法律服務及航運金融服務五個二級指標。
從細分的五個二級指標來看,新華·波羅的海指數指標體系中的航運服務評估均圍繞船舶后市場展開。
“后市場”一詞廣泛用于汽車行業,指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是汽車從售出到報廢的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后使用環節中各種后繼需要和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動的總稱。
以汽車后市場的定義進行類比,船舶后市場應指船舶交付后,圍繞船舶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
航運頭部企業曾對船舶后市場作出定義。2020年招商輪船旗下招商局能源運輸(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在發布海鸏電商平臺101時,曾解釋“船舶后市場”為涵蓋船舶整個生命周期所需的各項海事服務,含括港口代理、供應補給、維修檢驗、船舶加油、船員代理,以及由此衍生的物流運輸等相關陸地服務。
海事服務的含義則非常寬泛,目前尚無一套關于海事服務的完整的服務項目清單。英美權威詞典《布萊克法律詞典》將海事服務(Maritime Service)定義為,“在海事法中,圍繞海、洋、湖或通航河道提供服務,這種服務還與商業或航海有某種關系,和貿易中使用的船舶有關,或者和她的設備有關,和她的安全有關,和她的貨物有關,或者和她的船員有關”。
對于航運服務和海事服務的判定“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清晰的一點是在船舶交付完成后有關的所有對船服務均被囊括于船舶后市場之中。寧波舟山,要發展航運服務、海事服務,一個重要抓手就是要做大船舶后市場的蛋糕。
#2“蛋糕”多大?
隨著全球商船數量的持續增長,船舶后市場將迎來更多機會。
克拉克森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船舶數量已接近12萬艘,以單船平均每日運營成本(OPEX)6000美元計算,粗略估計每年全球船舶運營成本將超過2680萬億美元,還不包括船舶建造、港口使費等費用。同時隨著航運脫碳日趨緊迫。大量老舊船舶需改造以符合碳排放法規要求,將推動船舶維修需求,業內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船舶后市場規模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
寧波舟山能在全球船舶后市場中分到多大的“蛋糕”?
其實只需緊盯作為全球國際航運中心、全球海事領先城市雙料第一的新加坡。新加坡海事服務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產值約占比總GDP 的 7%。2022 年新加坡 GDP 總額為 4667.08 億美元。以此計算,其海事服務產業對 GDP 的貢獻為 326.7 億美金,約合人民幣 2259.8 億元。
新加坡船舶后市場的興旺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緊密相關。新加坡所處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的“咽喉要道”,世界海上貿易 30%和超過 25%的石油運輸均從這里經過。
寧波舟山同樣有自身的優勢,地處中國南北海運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交匯處。向內,連接全國沿海港口,覆蓋中國最具產業活力的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經濟圈;向外,面朝全球最繁忙的國際主航道。
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深水岸線資源豐富,適宜建港岸線總長約 360 公里,能滿足十億噸級港口建設需要。港口年可作業天數約 350 天,30 萬噸級巨輪可自由進出港,40萬噸級以上超大型巨輪常態化靠泊,是中國 10 萬噸級以上大型、超大型巨輪進出最多的地區之一。
寧波航運服務在GDP的占比未能查詢到具體數據,而舟山海事服務總產出 410 億元,同比增長 13.89%,占舟山 GDP 的 5.96%。
對標新加坡船舶后市場規模,寧波舟山潛在的船舶后市場規模應該超過2000億元。然而,如今無論從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還是實際船舶后市場產值,寧波舟山均與其作為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地位不相符合。
#3 做大“蛋糕”
事實上,寧波舟山早已看中了船舶后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
2014 年以來,舟山以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為切入點,大力推進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三年后,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浙江自貿試驗區全部位于舟山市。建設目標之一為打造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對標國際一流的海事服務基地,做大做強船舶燃供和物料供應規模,大力發展航運金融、海事法務、船舶管理、海損理算等海事服務產業,形成管理便利、服務一流的國際海事服務基地。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舟山以“船舶、船東、服員”為主要服務對象,在船用燃油、船舶維修、船舶供應和船舶交易等產業鏈節點國內領先、初具國際競爭力。2022年,舟山船用燃料油供應量達到602萬噸,位居全球第四;外輪供應貨值超34億美元,為全國第一大補給港;外輪維修產值約64億美元,約占全國40%;船舶交易量達80億元,占全國三分之一;注冊海員數量約4.8萬人,占全國6%。
與舟山主打的“現場”海事服務不同,寧波主要力量集中在培育高端航運服務業。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3)》的航運金融服務得分中,寧波舟山排名第九。前者積極支持航運金融發展,出臺航運金融發展意見“12條”,并推出全國首款針對港口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在國際商事海事法律服務方面,寧波揭牌成立國際商事法庭,成功受理首例國際貨物糾紛案件,同時設立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商事海事法律服務。
此外,寧波還在舉辦航運展會、強化航運論壇等軟實力方面下了大量功夫,包括舉辦國際海絲港口論壇、國際海洋經濟與海商事服務論壇、寧波國際航運發展論壇,定期發布海上絲路指數,首次對外發布中國—中東歐國家貿易景氣指數,與大商所、上期所開展合作,籌備集裝箱運力期貨上市等。
其中最為矚目的是,由寧波市人民政府和Informa Markets英富曼會展聯合發起創辦的中國(寧波)海洋經濟博覽會。該展會結合地區區位優勢,以“港通天下 鏈接全球”為主題,利用Informa Markets英富曼會展全球航運板塊資源,賦能全球海洋產業商貿高效對接,將邀請來自全球各地船舶后市場產業鏈企業共謀發展、應對未來挑戰。
#4 挑戰仍在
由于主攻方向區別,以及在各自領域的發展程度差異,寧波舟山在培育船舶后市場上面臨的挑戰自然有所不同。
對于寧波而言,做大船舶后市場的主要挑戰仍舊在于如何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據相關部門統計,寧波航運服務業產業鏈主要集中在裝卸堆存、倉儲運輸、貨運代理等附加值較低的產業鏈下游,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信息等高端服務業增加值占比不到30%。而對于舟山來說,培育船舶后市場面臨著錨地規劃的優化及錨地口岸通關效率的提升。
有不同,亦有相同。
在2023第五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航運服務創新發展論壇上,浙江數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方舟提出,雖然寧波舟山港早已實現港口一體化,但行政區劃方面的因素給寧波與舟山兩地間港政、航政、海關協調帶來了挑戰,對于進一步提升寧波舟山港的航運服務能級也有一定的影響。
是挑戰,也是機遇。
寧波舟山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想要“后來居上”,因地制宜地補齊船舶后市場短板是重中之重。
在寧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寧波打造國際開放樞紐之都行動綱要(2022—2026年)》中,寧波明確做大做強高端港航服務業。到2026年,全市高端航運服務業增加值占航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40%。
舟山同樣在推出的《舟山市支持現代航運和海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細則暨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將針對存在的不足對海事服務專業船隊建設、國際航行船舶供應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補貼,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產業集聚度和服務效能。
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SN)前秘書長賈大山在會上表示,未來浙江應統籌規劃,依托港口、產業鏈和城市綜合優勢,推動產業與港航融合發展,集聚高端航運服務業,形成航運生態圈。同時,依托數字化技術機遇,強化數據價值挖掘與增值服務,推動港航服務業轉型升級。
目前來看,寧波舟山在想趕上新加坡在國際航運中心的排名還很遙遠,但只要繼續圍繞船舶后市場集聚航運企業、加強港口腹地輻射及提升環境軟實力,總有希望。
畢竟,“唯有埋頭才能出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