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工業為中鐵大橋局建造新一代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交付
5月18日,中鐵大橋局斥資12億元打造的2000噸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大橋海風”號,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完工交付。目前已建成的海上風電安裝平臺中,“大橋海風”擁有最長的樁腿和綜合起重能力最強的起重機,多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南通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沈雷,南通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凌屹;中鐵大橋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敏,總經理毛偉琦,副總經理韋理仁、肖世波;招商工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賢甫,副總經理梅先志;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副局長黃金裕;中國船級社江蘇分社黨委書記曹俊以及國內頭部能源投資企業、電力設計院、海上風電產業鏈相關企業單位的領導、專家出席交船儀式。
張敏向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大橋局的領導和伙伴表示感謝。他表示,中鐵大橋局是“建橋國家隊”,也是海上風電施工的“排頭兵”。江海明珠、最美南通,南通是自己的家鄉,大橋局與南通也有著不解之緣,已通車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和正在建設中的滬渝蓉高鐵就是最好的例證。自進入海上風電領域13年以來,中鐵大橋局先后參與了20多座海風電場的建設,創造了我國海上風電施工領域多個“首次”和“第一”。此次和招商工業合作研制“大橋海風”號,歷時16個月,凝聚著多方心血和努力,寄托著大橋人乘風遠航的夢想。“大橋海風”號將進一步鞏固大橋局海上風電施工優勢,也讓大橋局更好地肩負起“能源報國”的新使命,為將海上風電打造成中國新的閃亮名片貢獻大橋力量。
儀式上,毛偉琦宣讀命名詞,為中鐵大橋局2000噸新一代風電安裝平臺命名。毛偉琦說,從中國“建橋國家隊”到海上風電“排頭兵”,70余年來,4000座彩虹恩澤千萬家。今天,由中鐵大橋局傾力打造的2000噸新一代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建成交付,即將揚帆遠航,中鐵大橋局向這艘大國重器、夢想之船命名為“大橋海風”,祝愿“大橋海風”大展雄風。
隨后,與會領導一起上臺共同推桿,為平臺船揭牌;梅先志向肖世波移交象征完成交付的金鑰匙,“大橋海風”號命名暨交船儀式后,領導們登船參觀“大橋海風”號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
據介紹,“大橋海風”號主吊機采用雙主鉤設計,雙鉤吊重2000噸,甲板以上吊高160米,副鉤吊重800噸,為國內最大,甲板以上吊高180米,配置先進的推進器,提供8節以上航速,最快48小時內可完成一臺風機安裝。
“大橋海風”號131米“大長腿”,可伸出船底105米扎入海床托舉平臺升離水面,降低浪涌影響,強悍的船體和DP-2的動力定位系統,賦予TA更強的定位能力和更高的耐波性能,減少定位時間、提升作業效率,可屹立于16級大風中。
作為無限航區平臺,“大橋海風”號可在全球范圍內航行施工,最大作業水深70米,目前已發布的最大風機是22兆瓦,而“大橋海風”具備2套25兆瓦級風機,運輸、安裝一體化施工能力,可容納120人在海上生活45天。
中鐵大橋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敏指出:“多年來,我們培養了一批熟悉海上施工的人才隊伍,打造了一批具備外海施工能力的大型裝備,突破了一批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即將起航的‘大橋海風’號,集海上風電施工先進技術于一身,為我們繼續向深海挺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將為國家綠色能源建設貢獻‘大橋力量’。”
海上橋梁與海上風電施工具有共性,擁有豐富海上橋梁建設經驗的中鐵大橋局參建了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項目,平潭外海海上風電項目等一系列重大海上風電工程,并于2023年完成了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安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