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中遠海運重工首個半潛式抗風浪養殖平臺“格盛1號”下水
6月6日,由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旗下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并投資建設、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建造的首個半潛式深遠?癸L浪養殖平臺“格盛1號”(F063)順利下水。
珠海市國資委、珠海萬山區社會事業局、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珠海萬山現代漁業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海島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湛江市農業發展集團、湛江經緯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農科集團、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等相關單位代表現場見證下水時刻。
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建造的首個半潛式抗風浪養殖平臺“格盛1號”,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旗下珠海格盛科技投資建造,入級中國船級社,于2023年11月6開工建造。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發揮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建造領域的綜合能力,運用桁架式產品建造經驗,已完成項目生產設計、材料設備采購、建造工程和設備系統安裝調試等陸上工程,項目下水后將完成從船廠至珠海水域的拖航、錨泊、布放作業。
“格盛1號”在“澎湖號”和“海威”系列養殖平臺的運營實踐基礎上進行了多方面優化升級。平臺長86米,寬34米,高16米,工作吃水10.5米,養殖水體3萬立方米,具備全天候光伏發電、無人機自動化投喂、5G智慧漁業管控的數字、智能、綠色養殖能力,飼料存儲、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網絡通訊等現代化漁業生產系統優于同類平臺,更具穩定性好、造價低、操作便利等優點,養殖實用性和經濟性進一步提高。
為確保項目高效推進,格盛科技提前謀劃,于2023年11月2日取得用海批復后,從11月6日開工建造到2024年6月6日下水,短短7個月時間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預計6月底正式交付。率先實現拿海即開工,高質量按時建造完工,打造珠海海洋牧場建設務實高效的精品樣板工程。
“格盛1號”養殖平臺在完成養殖生產相關裝備的安裝和調試后,將布放在珠海桂山小蜘洲島北側海域,主要開展金槍魚、章紅魚、石斑魚、鮸魚等高價值魚種的養殖生產,與我國首座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澎湖號”同場展示不同類型的深遠海養殖平臺技術。同時基于養殖平臺搭載的環境監測、數據采集與分析、網絡傳輸與5G通訊系統,進一步打造智慧型深遠海養殖產業新模式。
下一步,格盛科技與廣州能源所將聯合開展成本與傳統網箱造價相當的簡版半潛鋼制養殖網箱的研發和試制,并打造海上大型平臺集中搭載人員、設備與儲存飼料,海上無人機群空中投喂簡易網箱的先進作業模式。海洋集團將以桂山現代漁業產業園(一期)為基礎,扎實開展新型養殖裝備與現代養殖技術的融合實踐,努力推進深遠海養殖安全、環保、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加快實現海洋牧場“建模出海”。
據了解,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格力集團牽頭廣東海盛高科、九洲文旅、農控海洋、格力地產、萬山漁業合資組建的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公司,依托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已在多省成功推廣應用的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技術,在深遠海養殖平臺設計、建造、監理、施工、運維等領域開展全鏈條技術服務,為客戶提供“交鑰匙”式工程,率先打造深遠海養殖裝備發展的“珠海模式”,并向全國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