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綜合性能最強海上風電施工平臺交付
8月28日上午,中國船舶武漢船機公司作為聯合體牽頭方協同江蘇大津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港航平5”18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在青島海西重機碼頭舉行交船儀式,正式交付業主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這是國內起升高度最高、綜合性能最強的“第四代+”自航自升式海上風電施工平臺。
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天津市海事局、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大唐汕頭新能源公司、江蘇國信集團、天海防務公司、武漢船機公司、天津港航工程公司負責同志分別在儀式上致辭。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業務合作單位、船舶建造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及設備供應商相關代表200余人共同見證“港航平5”交付。原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曹玉書致辭,天津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焦廣軍出席儀式并致辭。
武漢船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立兵出席交船儀式并致辭。他強調,武漢船機與天津港集團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雙方先后在風電安裝平臺項目、大型吊機、升降系統、港口機械項目等多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積極響應了國家雙碳循環、開發綠色清潔能源的號召,不斷在海上風電開發及低碳智能化碼頭建設方面邁出前進步伐。從“港航平9”到“港航平7”,再到今天“港航平5”的順利交船,武漢船機始終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回報天津港集團和旗下天津港航的支持與信任。希望能以該平臺的順利交付為新的起點和契機,積極探索新的項目合作模式和實現途徑,不斷拓展形成新的合作空間,共同推動海工裝備及交通運輸市場的發展。
“港航平5”適用于無限航區航行,近海海域施工作業,主要用于海上風電安裝和基礎施工。平臺長135米、寬50米,最大起重能力1800噸,最大作業水深70米,甲板以上起升高度168米,升降系統樁腿長度135米,可滿足世界最大26兆瓦及以上風機的施工作業要求,同時攜帶2套20MW風機的能力,配備DP2動力定位系統和具備無限航區航行能力,是目前國內起升高度最高、起重綜合能力最強、升降樁腿最長,集運輸、儲存、安裝等功能于一體的自航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
該平臺配備了電動變頻齒輪齒條式升降系統和三角桁架式樁腿,該平臺采用全電力驅動,艉部設置3套3200kW的全回轉推進器,艏部設置3套2500kW的側推裝置。
作為國內首艘搭載智能船舶系統的風電安裝平臺,“港航平5”具備航路與航速設計和優化功能、智能能效管理功能及智能集成平臺功能,可為平臺作業施工、能源管理、航行運營提供決策參考,實現對船舶的全面監控與智能化管理,滿足120人在海上生活居住,風機安裝效率較上一代平臺提升約20%,搭載的風光互補綠能系統可為平臺提供充足的生活用電。
“港航平5”的交付,為我國新一代海工裝備研發和海上風電深遠海發展提供“津港方案”,助力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作為國內最早進軍海上風電施工領域的領軍企業,天津港航工程公司主動踐行創新綠色發展理念,在江蘇如東承建了國內首個大直徑單樁基礎海上風電項目,在全國沿海累計承攬海上風電項目56項,完成風機安裝超700臺,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超6GW,占國內海上風電已并網容量的六分之一以上。在該領域取得超150項國際國內領先成果、工法和專利,并在行業內廣泛應用,榮獲多項國家優質工程獎、省部級優質工程獎。
此外,天津港航工程公司始終堅定不移,以服務國家戰略和“雙碳”建設為己任,加快核心裝備迭代,建造了國內首艘1200噸全回轉施工平臺船“港航平9”;錨定海工裝備智能化、深遠海、大容量、一體化發展方向,加大先進技術集成,推動國內海上風電裝備和技術不斷升級。“港航平5”的交付投產,將為海上新能源發展提供強大支撐,成為建設海洋強國的又一中堅力量。
武漢船機長期致力于船海工程裝備研制,具備核心裝備配套和海工平臺總裝總試能力。近年來,武漢船機依托船海工程機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技術優勢,著力于海工平臺及其關鍵裝備的設計開發,主導制定發布了ISO 4864:2023《船舶與海洋技術平臺升降裝置一般要求》等系列國際標準,先后交付華夏金租1200T神大01/02風電安裝平臺、華西1600風電安裝平臺等數十座海工平臺,為“港航平7”700噸自升式海上風電作業平臺、“中船海工101”1000T風電安裝平臺、“港航平9”1200T多功能海上工程船、“德建”號及“華祥龍”號1200噸自升式插樁打撈工程船、“藍鯤01”號15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等配套了一大批核心裝備。
武漢船機將繼續秉承“服務國防、引領行業、奉獻社會”的使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和裝備制造核心優勢,深化與各方合作,共同為我國海上風電裝備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