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艘自主研制110米架高旋轉式打樁船交付
12月18日,由中交三航局、中交租賃投資,上海振華重工總包建造的110米架高旋轉式打樁船“三航樁22”在江蘇大津重工順利交付。該船是國內首艘自主設計建造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旋轉式打樁船,體現了核心打樁設備國產化的重大成就。
中交三航局副總經理尹建兵,中交租賃副總經理羅志宏,中國船級社江蘇分社鎮江辦事處副主任陳旭,天海防務總裁占金鋒,振華重工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張立杰出席儀式。
尹建兵表示,中國交建是我國海上施工領域的龍頭企業,三航局始終堅持以推動國家海洋工程建設為己任,水工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通過貫徹落實“市場為先 市場為大”的經營理念,不斷加強海洋工程關鍵核心技術和配套船舶裝備科研攻關,加快推進產業鏈一體化發展。作為國內首艘自主研發的110米旋轉式打樁船,本次“三航樁22”的順利交付為三航局再添水工業務新利器,為做強做優做大海上施工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航樁22”船舶總長99米、型寬34米、型深7.2米,滿載設計吃水4米,樁架高度110米,可以滿足樁重150噸的沉樁要求。船上起重機最大吊重1000噸,能夠有效進行深度超過95米的沉樁作業,最大植樁外徑3米,通航高度小于47米。
作為新一代環保、節能、降耗的打樁船,“三航樁22”優化改造了打樁系統、移船定位系統、智能電力調配系統、照明系統、隔熱保溫系統,有效控制了船舶運營中的能源消耗;配備先進的全回轉起重機,能實現設備原地360度全回轉,精準定位,操作靈活;通過提升船舶的調載能力、反應速度、控制精度及智能化水平,適應起重作業時產生的較大傾覆力矩和快速回轉能力的需求;配備精度達到厘米級別的衛星定位系統,能夠精確進行打樁定位,適用于近海、沿海以及遮蔽海域等區域的打樁作業和拖航調遣工作,滿足國際近海航區無人拖航調遣的要求;安裝了8點錨泊定位系統,能夠實現船舶精確定位停泊;該船樁架的下部采用可折疊結構設計,相較于傳統打樁方式,可實現更高效的沉樁施工工藝,為調整制樁順序提供便捷。
“三航樁22”填補了我國旋轉式打樁船領域的空白。該船舶的設計與建造積極響應了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充分展現了中交三航局在海洋工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投用后將為我國深遠海水工工程建設以及海上風電產業鏈建設再添核心裝備,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中交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