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艘甲醇燃料加注船完成首次燃料補給測試
3月13日,在洋山港海事局遠程監控和現場執法人員的守護下,國內首艘投運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遠”輪在洋山港申港石油碼頭順利完成甲醇燃料補給測試。
作為國內首艘投運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遠”輪已于今年2月8日在洋山港成功實施甲醇燃料“船-船”加注干試作業。此次靠泊補給測試進一步驗證了船岸雙方設備匹配性,排除燃料補給作業期間存在的安全隱患。
為確保此次甲醇燃料補給測試順利進行,洋山港海事局密切關注“海港致遠”輪航行動態及轄區氣象狀況,協調碼頭合理安排靠泊計劃,根據液貨船裝卸作業特點,指導船岸雙方制定風險防控措施清單,確保測試期間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到位。測試期間,洋山港海事局聯合船公司、碼頭單位共同核查船岸雙方設備是否匹配、船舶貨物裝卸系統、貨物監測報警裝置及惰氣系統等是否正常,督促船岸雙方認真按照相應規范操作,確保測試期間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落實到位。
根據洋山港海事局“海東青”工作室成員介紹,甲醇是一種有毒的有機化合物,閃點低,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造成損害,在裝卸作業期間需密切關注管系連接處的密封情況,防止氣體泄漏引起人體中毒及火災爆炸。此次“海港致遠”輪順利靠泊完成燃料補給測試,標志著洋山港已具備甲醇燃料補給能力,在港內即可實現甲醇燃料補液,進一步降低了燃料加注公司的船運成本。
隨著綠色甲醇燃料技術路線的推廣和逐步商業化加速,全球范圍內的甲醇燃料船舶訂單已超過200艘,綠色甲醇的燃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滿足甲醇燃料補給需求,洋山港申港石油碼頭已于2023年下半年啟動甲醇儲罐改造,目前擁有甲醇存儲資質的儲罐共28萬立方米,可滿足現階段上海港甲醇燃料補給需求。同時,上海海事局于近日正式印發《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業安全管理辦法》,填補了國內船用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業管理制度空白,為上海港建設成為國際航行船舶清潔燃料加注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基礎。
據了解,“海港致遠”輪由上港集團所屬上海上港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持有,原名“玖立668”輪,由長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改造為甲醇加注運輸船,在今年1月完工開航,成為國內第一艘投運的甲醇加注船。
“海港致遠”輪總長139.98米,型深11.2米,型寬20.2米,具有安全、低蒸發率和環保等特點,是甲醇船舶運輸和加注技術的創新集成,既能運輸甲醇,又能為其他船舶及終端加注甲醇,可以為甲醇動力燃料的國際航行船舶提供船對船加注服務和支持集裝箱同步裝卸,大大節約國際班輪在港口的周轉時間,為航運企業贏得環境與經濟效益。
該船是目前世界上已投運的最大甲醇加注船,共有12個貨艙,2個slop艙,貨艙采用Marineline特涂,總艙容16000m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