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枴焙I习惭b就位
3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準就位,刷新了作業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項亞洲紀錄,標志著我國深水超大型導管架成套關鍵技術和安裝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對推動海上油氣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導管架平臺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海洋油氣生產設施,相當于“地基”,用于支撐海上油氣平臺的龐大身軀與巨大噸位。“;”導管架總高338.5米,超過北京國貿三期主樓高度,總重近37000噸,用鋼量接近“鳥巢”國家體育場,是亞洲高度最高、重量最大的導管架。
由于“;”的巨大噸位超過世界最大起重船的吊裝能力,此次海上安裝采用滑移下水方式進行。
這種方式是利用導管架自身重力,并配合液壓千斤頂助推,使導管架從駁船平穩地滑入海中,再通過導管架注水和起重船輔助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扶正坐底和精準就位。
深水超大型導管架海上安裝涉及復雜設計計算、裝備技術能力,惡劣海況施工等世界級工程挑戰。“;”安裝地點位于距深圳東南約240公里的流花油田海域,應用水深約324米,是國內首次在超過300米水深的海域安裝固定式導管架,所處海域臺風頻發,風浪及內波流強烈,安裝技術難度和作業風險極高。
為此,項目團隊調配亞洲最大下水駁船“海洋石油229”,國內最大海洋油氣工程起重船“藍鯨7500”,全面提升船舶運輸及安裝能力。
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先進定位系統和精確就位系統,不斷調整導管架的位置姿態,使“;”穿越324米深的海水實現精確就位,安裝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我國實施大型導管架滑移下水作業近50次,累計安裝重量75萬噸,施工規模、最大重量、總噸位等均居于世界前列,建成了以“海洋石油229”為代表的大型施工裝備,形成了從設計計算、仿真模擬,裝船運輸、滑移下水,到精確扶正就位等成套安裝技術體系,為加快我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
按照作業計劃,“;”接下來將繼續進行水下打樁和上部組塊安裝,完成海上安裝后將應用于我國第一個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推動億噸級老油田煥發新生機。
據了解,相對于全水下生產系統開發模式,固定式海洋平臺開發和建設成本更低,“;”的成功下水,標志著我國深水超大型固定式海洋平臺建設能力實現重要突破,在超300米深水的深海油氣資源開發中,具備了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開發模式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