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抱團抗衡中國?美國欲聯手日韓振興造船業
為了對抗目前在全球造船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國,美國政府欲聯手日韓振興國內造船業,借助日韓投資重啟美國國內塵封已久的閑置船廠。
重振美國造船業!美國海軍部長:日韓是“偉大盟友和合作伙伴”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Carlos Del Toro)近日表示,美國需要通過國會增加撥款和海外投資來重振國內造船業。他認為,日本和韓國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他計劃在訪問日韓期間呼吁日韓投資美國造船業,尤其是對美國中小型造船廠的投資。
托羅表示將這一問題視為與中國競爭中的經濟安全問題。他表示,在過去40年來,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商業造船行業,而美國大約從1980年代開始就失去了商船建造能力。
托羅的發言延續了五角大樓年初發布的首份《國防工業戰略》所表達的觀點。這份文件提出了近50頁的建議,要求建立“完全有能力的21世紀的”國防部門。該戰略稱,美國仍在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武器,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里,僅憑這一點還不夠。
這份文件指出,美國“必須有能力快速、大規模地生產這些能力,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這種優勢可能正在縮小,部分原因來自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該文件稱,過去30年間,中國“從造船到關鍵礦產再到微電子的許多關鍵領域,成為全球工業強國”,在某些情況下,中國的能力已超過美國及其在亞洲和歐洲的盟友。
在托羅看來,擴大造船能歐的途徑是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是振興美國造船業的“偉大盟友和合作伙伴”。
托羅最近訪問了日本和韓國,希望吸引日韓對美國商船和艦船建造設施的投資。此次訪問是托羅在去年9月提出的“海上方略(maritime statecraft)”倡議的一部分,該倡議旨在重振美國作為綜合海洋強國的地位,以對抗中國對全球造船業主導地位的咄咄逼人的追求。
去年9月,托羅在演講中提出,面對日益激烈的戰略競爭,美國需要一個新的“海上方略”,這不僅包括海軍外交,還包括整個美國政府以及盟國為建立商業和海軍海洋力量所做的全面努力。他表示,美國海事行業與更多造船廠建立合作關系的時機已經成熟,這些造船廠既包括美國國內的造船廠,也包括日本和韓國等親密盟國的造船廠。
根據美國海軍研究所的數據,中國目前占據了全球造船市場近50%的份額,韓國和日本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市占率分別為近30%和17%。而美國的產能僅占全球市場的0.13%。
產能下降已導致美國幾個關鍵武器項目的延期和成本超支,包括建造航空母艦和潛艇。托羅拒絕透露任何公司的名字,但他批評了那些延遲交付訂單或超出預算的承包商。
一日造訪韓國兩大造船巨頭,鼓勵韓國船企投資重啟美國閑置船廠
在訪問韓國期間,托羅連續造訪了韓國兩大造船巨頭HD現代集團(原現代重工集團)和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在兩大船企高層的陪同下參觀了軍艦及商船建造現場,并就未來美國海軍艦艇在韓推進MRO(維護、維修和運行)項目進行了探討。
當天,HD現代(原現代重工集團)副會長鄭基宣會見了托羅,并陪同其參觀了位于蔚山的HD現代重工商船建造碼頭和建造軍用艦艇的特種船碼頭,重點考察了今年即將交付、正在進行最后作業的韓國海軍新一代宙斯盾驅逐艦“正祖大王”號和新型護衛艦“忠南”號等HD現代重工正在建造的主要艦艇。鄭基宣向托羅介紹了HD現代重工的艦艇建造業務現狀和技術能力,并探討了關于加強合作的方案。
同一天,托羅還考察了韓華海洋位于巨濟市的玉浦造船廠,會見了韓華海洋社長權赫雄,并在權赫雄陪同下參觀了艦艇建造現場,探討了美國海軍MRO項目合作方案。
托羅在聽取了正在建造中的韓國最尖端潛艇“張保皋-III”的說明后,還參觀了韓華海洋的大型生產設備以及數字化生產中心、試航中心等物聯網(IoT)和尖端數字技術與船舶生產相結合的設備。
托羅肯定了韓華海洋和HD現代作為全球行業標準制定者的地位,并強調了將美國休眠(dormant)造船廠重新開發為軍民兩用建造設施的潛力,這有助于從化石燃料向綠色能源的轉變。他還強調了振興美國造船業的經濟效益,指出這將為美國創造高薪工作崗位,建造對未來經濟至關重要的先進船舶。
托羅表示:“除了我們目前活躍的造船廠,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前造船廠廠址基本完好無損,處于閑置狀態。這些地點重新開發成為軍民兩用建造設施的時機已經成熟,既可以建造軍艦,也可以建造液氨運輸船等高價值鏈商船,從而實現全球從化石燃料向氫氣等綠色能源的過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韓國媒體曾報道稱,韓華海洋計劃收購美國主要商業造船廠Philly Shipyard,以拓展在美國當地的業務。一旦收購成功,Philly船廠將成為被韓國企業收購的第一家美國造船廠。
Philly船廠所在的費城是美國海軍萌芽的地區,與世界最大的海軍基地、美國海軍的核心基地和海軍士官學校所在地等相鄰。該船廠的核心業務不僅有商船建造,還從包括軍隊在內的政府機構承接船舶建造和維修訂單等。該船廠是美國少數幾家能夠建造中大型船舶的商業船廠。自2003年以來,所有瓊斯法案遠洋船舶中有一半以上由Philly船廠建造交付,包括集裝箱船、成品油船和原油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