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復工復產!這家前“亞洲最大船廠”滿血復活
泉州交發集團投資20億元重新盤活的前“亞洲最大亞洲最大造船廠之一”——泉州船廠項目復工再推進,修船板塊業務實現新年“開門紅”,朝著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科技型海洋裝備維修保障基地目標持續邁進。
4船進塢1船離廠,泉州船廠修船板塊全面復工復產
近日,泉州交發集團披露,目前泉州船廠修船板塊業務已全面復工復產,泉州交發船舶重工發展有限公司及聯營單位共到位146人,各類修船施工隊伍正在對“能建廣火002”、“匯眾301”、“長勝5000”、“鴻達鑫7”號等四艘船舶靠碼頭開展維修,對“新永昌16”、“永信17”號等兩艘船舶在1#船塢內進行維修。
泉州船廠項目由泉州交發船舶重工負責管理和經營,分預制場板塊、修船板塊及海工板塊進行招商招租盤活,其中修船板塊引進福建博洋船舶工業有限公司。歷經半年的泵房設備修復、1#塢設施修復、車間設備修復、碼頭設施修復、1#2#塢門開閉實施試驗,修船板塊項目于去年9月舉行復工復產儀式,全新亮相、煥新啟航。
福建博洋船舶介紹稱,今年1月初,公司先后完成4艘船舶進塢任務和1艘船舶修理交付,實現了修船業務板塊“開門紅”。其中,廈門鴻達鑫船務公司“鴻達鑫7”號多用途船于1月1日順利進塢,主要的維修內容包括常規塢修、外板涂裝、船體舾裝件、機艙管路、馬達泵修理等工程。
1月14日上午,3000噸浮式全回轉起重船“能建廣火002”號順利入塢。該船總長181.58米,型寬48米,型深13米,排水量7.2萬噸,最大調載水量13500立方米每小時;船舶甲板面積約5200平方米,均布面載荷17噸每平方米,主要用于在水深70米以內的深遠海上進行起重、打樁或支持工程作業。該船主要的維修內容包括船舶進出塢(含拖輪)和塢內/碼頭服務項目、塢修、甲板、輪機、電氣、起重機檢修和負荷試驗等六大部分工作。
2月5日上午,新永昌16”及“永信17”號同時進入船廠1號船塢,實現兩艘船長170米左右的集裝箱船同進一船塢。據悉,“永信17”號船長166.37米,總噸14168噸,載重噸20160噸;“新永昌16”號船長166.23米,總噸14174噸,載重噸21444.5噸。這兩船維修內容主要包括船體除銹油、閥門拆檢、鋅塊換新、錨鏈工程、軸舵系拆裝、輪機工程、電氣工程等常規塢修項目。
2月23日,“永信17”號離廠。該船進廠時間恰逢中國春節,博洋船舶修船團隊第一時間與船東方對接,開展聯合勘驗確定維修內容細節。經過各方緊密協作,實現船舶按計劃完工離廠。船舶維修效率、質量得到客戶的高度肯定。
據了解,福建博洋船舶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9日,是一家從事船舶制造、船舶修理、船舶拆解復裝及配件物料銷售等專業的海洋工程服務企業。該公司先后服務于中國海警、中國海事、中國海監、中國漁政、自然資源部海洋研究所、中海油、中國遠洋海運、中交集團、中國水產等大型國有運輸、科考及公務、執法船舶及各類民用商船、工程船。
總投資20億,泉州交發集團盤活原“亞洲最大船廠”
據了解,泉州船廠項目位于惠安斗尾港區,占地面積2017畝,擁有在建、已建碼頭7座,30萬噸級船塢2座,萬噸級以下船臺2個,主要室外大型起重機13臺,車間內吊車55臺。博洋船舶在去年2月經由公開招標中標泉州船廠項目修船板塊,同年9月修船板塊正式啟動,“向陽紅03號”科考船和“海洋石油691”船等相繼入港維修。按照計劃,泉州船廠修船板塊目標年修造288艘船。
博洋船舶位于泉州市東周半島北側,湄洲灣南岸斗尾港區,公司占地面積約125公頃,海域面積約206.4公頃,岸線長度3600米,擁有世界一流的修造船設施設備,具有超三十萬噸級修船塢380x80x14.4米和420x68x14.4米各一座,可以為世界最大的船舶提供進塢修理服務,并有超過1200米深水碼頭供船舶靠。
泉州交發集團投資的泉州船廠項目原為2004年成立的泉州船舶工業有限公司,由著名泉籍商人蔡天真創建。2007年10月,泰山石化以12.7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其公司董事局主席蔡天真手中全資收購泉州船舶。
2006年10月,泉州船舶的造船業務開始運營,2007年10月交付首批新船,修船業務也于2011年年中全面投入運營。泉州船舶配備有完善的現代化設施,包括大型船塢、船臺、碼頭、起重設備和各類加工車間。四座大型干船塢的修理能力達到100萬載重噸,其中一、二號船塢均為30萬噸級以上,可用于維修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油船、 散貨船和集裝箱船。在規劃中,泉州船舶的造船能力達10萬噸,是亞洲最大的造船廠之一。
然而在隨后的船舶市場低迷期間,泉州船舶新船訂單枯竭,自2009年就開始出現虧損,并陷入嚴重危機,最終在2019年經法院受理進入破產清算程序。2020年,泉州船舶資產包首次掛網拍賣,但以流拍告終。2021年的第二次拍賣中,被泉州交發集團二級權屬企業泉州市交發置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12.07億元的價格收入囊中。
隨后,泉州交發集團于2021年2月14日和惠安縣政府簽約泉州船廠重組項目,計劃與惠安縣合作,投資20億元對泉州船廠進行重組,并引進修船、造船、海工制造和物流等產業業態。同年4月泉州交發置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泉州交發船舶重工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和經營泉州船廠項目。
泉州交發置業集團將以建設全省海工裝備基地為長遠發展規劃,按照船廠立項劃分為修船、造船和海工制造三大板塊,承襲原有船廠的總體規劃,主要以修船、海洋重工為主,適時推進特種船舶制造,通過滾動發展逐步開展填平補齊能力建設,高標準開展綠色化、智能化改造成為國內領先的綠色科技型海洋裝備維修保障基地。
據了解,泉州交發集團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冊資本金30億元,主要經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開發、養護、運營、管理,交通設施資產管理,客貨運輸與現代物流、國內外貨運代理,城市公共交通、海洋運輸,智能化交通設施建設等。截至2023年7月底,泉州交發集團資產總額達1010億元,標志著泉州交發集團邁入千億級國企行列。
